作为一所迈向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除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基础性工作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对社会科技进步的贡献。换言之,就是如何使一所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月21日下午,学校领导王豪杰、朱崇实、陈力文、杨勇、孙世刚、张颖,校长助理黄如彬,学校办公室等有关部处机关领导、各学院院长五十余人来到深圳宝安区,参观考察高新企业。用朱崇实校长的话说就是进一步“汲取养分,激发灵感”,为厦大的发展和自主创新带来更大活力。
此行考察团参观了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雷地科技集团、德昌电机工业制造厂、金美威电子公司等优秀企业。从中感受地处经济发展前沿的现代化城市深圳的发展速度、工作效率,规范化的管理和现代企业精神。
22日中午,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接见并宴请了考察团一行。刘副市长首先肯定了厦门大学及校友对深圳发展的贡献,并如数家珍地介绍了深圳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圳2005年工业生产总值9336亿元位居全国榜首;出口额1015亿美圆,连续13年成为全国第一大户;上缴国家财政900亿元相当于国家向三个省的专移支付总额……刘应力认为深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发展速度和如此大的发展规模是因为深圳人血液中流淌着的“不安分”的因素,他强调了深圳经济发展中机制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当天下午,考察团与深圳市、宝安区领导及深圳校友会有关人员举行了座谈。
宝安区是此次赴深考察团参观考察的重点。这里是深圳的一个黄金发展地带,733平方公里的土地,530万人口(户籍人口33万),GDP1100多亿为深圳之最,工业产值414亿美元占全国的十八分之一,深圳的40%。宝安以工业、外资、出口为主,是深圳的工业生产基地,加工贸易出口基地和观光旅游胜地。
然而,尽管宝安有如此娇人的经济成就,深圳有如此令人瞩目的发展势头,高速的发展却又让深圳人不得不面对无法回避的诸如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等突出的问题。深圳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并开始从分散发展走上集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中国入世后,经济发展到了今天,面对困难和挑战,深圳也更加希望有更多的高校加盟到深圳的创新、建设、发展的行列中来。
座谈会上,朱崇实校长说,虽然我们来到深圳宝安的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这里所带给我们的创业激情和自主创新的氛围。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这活力来自一股永不停息的创新动力和欲望,而这样一股活力、青春和创新欲望,对厦门大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厦门大学也希望更多地了解深圳高速发展建设中的需求和有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使厦大能够为深圳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豪杰书记指出,厦大此行的思考点之一就是,面临好的发展形势,厦大人同样要居安思危。厦门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厦门大学近年来所取得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但我们缺少的是忧患意识、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前瞻性,而现在机遇已经出现,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其中心主题就是自主创新,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怎样在做好自己科学研究的同时能够选择最好的途径,最佳方式,以最优的效益,进入到社会当中,承担起高等学校在创新体系中应该承担的角色,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学校、科研机构也是一样,创新是事关发展的重要课题。
深圳市副市长卓钦瑞也参加了下午的座谈。
(宣传部 楼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