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五年前的一刻仿佛还历历在目。在迎接80周年校庆时,一组新的标志性建筑——嘉庚楼群拔地而起,而这几幢建筑上的点睛之笔就是题写楼名的那几组镏金楷书大字。
1月6日上午,嘉庚楼群楼名题写者我校客座教授、全国著名书法家,人称“中华第一楷”的张瑞龄先生来到学校,在艺术学院为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学术讲座,共同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下午,张老在朱崇实校长、黄如彬校长助理的陪同下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漳州校区。看到厦门大学的发展变化,张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之余,老先生现场挥毫泼墨一抒胸怀。
谈到80周年校庆为嘉庚楼群题写楼名的经过时,年逾古稀的张老说:厦门大学我一共来过三次,对这所学校有着深刻的印象,厦大不仅有美丽的校园,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令人称道。当接到学校领导要求题写楼名的邀请时,我欣然答应,因为我喜欢这所学校。
这次来厦大,张老再次接受了学校的邀请,将为迎接85周年校庆继续为学校的重要建筑题写楼名,让不同凡响的85周年校庆再添亮色。在6号上午的学术讲座之后,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代表学校从张老手中接过了“嘉锡楼”“本栋楼”“觉世楼”三组遒劲典雅的楷书题字。
张瑞龄先生从7岁开始习学书法,从事楷书研究已有六十余载,其书风结构严谨,线条刚中藏柔,韵律丰富,古雅厚实。
张瑞龄先生的书法作品多次作为国家礼物赠送给许多国家元首及首脑人物。近20年来,他出版的书法字帖作品有20多部。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时,国家图书出版社出版了张老书写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诗书法字帖》;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时,他应邀书写了《邓小平南巡讲话》,这是国内首次以艺术的形式出版邓小平理论著作。张瑞龄先生还首开我国丝绸印刷书法的先河,创作了中国丝绸版小楷《孙子兵法》特级珍藏书册,并被列入国家馆藏专著。
张瑞龄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文化所倡导的人文品德、人文情怀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代表之一,所包容的人的理性是人类精神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楼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