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的工作日程安排,包括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知名院校在内的80所高校今年参加评估。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将在本月19日至25日来校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学校目前进入迎接评估的最后阶段组织准备工作。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判的一种方式,是对高校综合实力和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评估,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评估,是国家行政部门对一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的国家级、权威性的评估。
评估分为学校自评自建、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考察评估后的整改三个阶段。学校是评估工作的主体。
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等7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项目(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一级指标下设19个二级指标,共44个观测点。19个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划分为A、B、C、D四级。19个指标中有11个重要指标,它们是:办学思路、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思想道德修养。每一等级都规定有一定条件,按条件定等级。专家组将按照这个指标体系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逐项进行考察和打分。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本报之前已作过有关评估知识的介绍。)
为确保学校迎评工作顺利开展和达到优秀的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依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发动全校力量,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以基础研究为根基引领学科发展,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传承和弘扬优良的师德师风、教风学风,以迎评促建设。学校各项迎评工作有条不紊,目前已顺利推进到最后的准备工作阶段。
(卢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