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我校学报(哲社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名刊,取得骄人成绩。
近年来,我校学报(哲社版)坚持精品意识,积极开展“名刊工程”建设,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办刊机制,坚持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建立优秀论文奖励机制,全力办好体现其学术个性和特色的栏目,推出了一批产生重大反响的优秀论文,刊物整体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底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全国只有11家学报入选)。今年8月底,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到我校学报(哲社版)进行“名刊工程”建设中期检查。检查组全体专家对我校学报(哲社版)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后一年半来所取得的进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目前,我校学报(哲社版)已顺利通过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中期检查。
我校学报(哲社版)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经常在各种排名中名列前茅。影响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4年),《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度总被引320频次、影响因子0.5344,比上一年度有较大提高,其中影响因子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排名第四位。排名第五至十的是武汉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南开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和中山大学学报(均指哲社版)。
“影响因子”是指某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某刊某年的影响因子等于该年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与前两年该刊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一般认为,期刊影响因子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因而成了学术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
(夏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