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中新社:厦门大学台湾学生扫描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01日 来源:

中新社厦门六月二十九日电 题:厦门大学台湾学生扫描

作者 杨伏山 王瑛慧

说起正在厦大就读的台湾学生,林智伟同学可以说是很有特点的一位。正式考入厦大企业管理系之前,他在厦大海外教育学院上过一年补习班,念了一年预科班;二○○二年开始正式攻读大一课程,只读了一个学期,就回台湾宜兰服了两年兵役,之后重新回到厦大继续完成学业。

厦门大学是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内惟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从一九八五年开始与北大等七所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是大陆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高校之一。目前有一百二十八位台湾学生就读于厦大二十多个专业,其中博士三十九人、硕士十五人。厦大一、二年级学生都集中在漳州新校区,其中台湾学生则有二十一位。

林智伟的父亲在厦从事服务业生意已十多年,耳濡目染使林智伟悄悄喜欢上厦门这一滨海城市。他告诉记者,他原就读台中高职,前来厦大攻读企业管理专业,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希望能帮家父做点事情。在漳州新校区,二十一位来自台湾的同学,彼此间相互认识,也时常相约出游或聚会交流。不过,住在厦大海外园区的台湾学生,结识了更多的海外学生,与大陆同学也相处得非常好。虽然与大陆同学不住宿在同一园区,而上课学习却都在一起。因两岸教学方式不同,导致台湾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时难免遇到障碍,而老师和大陆同学总会主动伸出援手,热情帮助。

学习之余,台湾同学与班上的大陆同学也常常一起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如相约到海边烧烤野炊。因热心参与各种活动,林智伟还被同学推举为学生会干部。林智伟说,每年都有新生来到厦大漳州校区开始大学生活,同时三年级的同学都要回到厦大本部上课,现在他正组织同学筹划迎新(生)送旧(生)活动呢。

二○○四年考取厦大经济学院计统系的台湾学生庄梅园和她同年考取厦大外文系英语专业的胞姐庄梅琪,在厦大漳州校区也颇有名气。她们姐妹俩联袂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帮助餐厅送外卖,服务同学。庄梅园同学告诉记者,她们家境尚可,加上姐妹俩生活朴素省俭,费用不成问题,之所以每天坚持打工一、两个小时,并不是为区区数十元钱,主要是为锻炼锻炼自己。

已在厦大漳州校区念了两年书的林瀚智同学,在台北度过自己的小学生涯,因父亲来厦经商,于一九九六年跟到厦门念中学。二○○三年,他参加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考取厦大法律系。林瀚智向记者表示,他在厦门的同学朋友比较多,对他来说,“大陆和台湾已没有什么差别”。每次与父母一起返回台湾,只是回去看看亲人、度度假。他现在关心的是,不知台湾学生能否参加大陆的司法专业资格认证考试,他希望自己今后能到上海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

来自台湾桃园的硕士生钟源郎,现在五老峰下的厦大本部就读台湾研究院历史专业。他对厦大有一种特别的情怀。他说,虽然他一学年的学费是港币一万八千元,比大陆同学高出近一倍,而且能享受的奖学金也很有限,但大陆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断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对于台湾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认为,如果大陆真能实行台湾学生享受与大陆同学同等收费标准,使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成本降低,大陆高校对台湾学生的吸引力必将大大增强。

已在厦大攻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年的金门学生蔡怡健,即将毕业,他更关心的自然是就业问题。多年在厦求学生活,对大陆已很熟悉。他打算在海峡两岸都投石问路。他表示,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在哪里就业他都乐意。

据了解,今年将从厦大毕业的八名本科、九位硕士、五位博士台湾学生中,有此类就业取向的不乏其人。而自一九九三年厦大获准设立台港澳学生先修部,举办大学预科班和联考补习班,参加对港澳台和华侨学校的全国联合招生以来,厦大已先后培养了两百多位台湾学生。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