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全球七校联盟”第二次校长工作会议于5月27日在武夷山落下惟幕,会议就进一步加强联盟之间的教育、科研、行政合作达成多项共识,通过了《厦门宣言》。来自厦门大学、韩国仁荷大学、法国勒阿佛尔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以色列海法大学和日本明治大学等四大洲八所大学的校长与会。
会上,“七校联盟”的教育、科研、行政委员会分别向校长理事会报告了一年来的工作进程,并提出了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来自校长们对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协商,认为,目前,世界对全球物流、工商管理、海洋科学和高科技等学科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指导各盟校间在教育、科研和提高行政能力等领域进行跨文化合作,推进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合作和创新的进程,此次会议制定了一个长期规划,这就是《厦门宣言》。
《宣言》提出,鼓励盟校间联合授予学位。从2005年3月开始,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和韩国仁荷大学已经开设了针对本科生的物流专业联合授予学位课程。2006年仁荷大学将开设全球物流管理硕士学位课程,接收八所学校的学生学习。另外,厦门大学也将和仁荷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开设海洋学本科生联合授予学位课程。
《宣言》 鼓励盟校间互派交流学生,每校每年可向其他盟校分别交换10名学生,今后,各校还将探讨增加交流生数目的可能性。2006年,美国罗德岛大学、厦门大学、明治大学和仁荷大学也将互派行政人员。
《宣言》还提出召开一系列学术研讨会的计划。2005年将在厦大召开纳米技术研讨会,在仁荷大学召开信息技术研讨会,2006年计划在法国勒阿弗尔召开经济和物流管理研讨会。
《宣言》提出,三年内,“联盟”将向各盟校、政府机构和企业募集总额为一千万美元的研究基金,用于支持发展“联盟”大学的企业和公司,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另外,此次会议也决定“全球七校联盟”第三次校长会议将于2006年下半年在美国罗德岛大学召开。
5月26日下午,校长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本部和漳州校区,并在漳州校区的翠湖边种下了九棵红花洋紫荆作为纪念,这片象征着友谊与合作的幼林,也寄托着一种希望,植根于教育全球化这块沃土之上的“联盟”,将在八校的同心培育下茁壮成长。
(宣传部 王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