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光明日报》2月1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理念和特色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28日 来源:

《光明日报》2月1日头版头条刊发了通讯《厦门大学激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我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理念和特色做了深入报道。现予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破解管理“三难” 克服薄弱环节

厦门大学激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光明日报讯 (通讯员 林志成 记者 马跃华)“学习期间独来独往,念完三年研究生,只认识导师和一起搞研究的几个人”———这曾经是大学研究生生活的写照。

近年来,厦门大学努力破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难”———人多管理难、课外活动组织难、学生之间沟通难,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成立了第一个研究生之友协会,建立了第一个研究生网站,举办了首届研究生运动会、研究生迎新晚会、研究生新年晚会。

近年来研究生数量增多,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困难。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是衡量一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应当采取有别于本科生的理念、思路、办法。为此厦大党委给每个学院配备一名分管研究生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并构筑由各级党团组织、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导师共同组成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在该校真正成为系统工程,成为强项。

研究生思想活跃、自我管理能力强,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却比较难。厦门大学成功地尝试“以学术活动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2004年以来,厦大研究生会创办了“博士沙龙”和“凌云论坛”,将思想性与学术性融于一体受到广大研究生的广泛好评,其中如“三农问题的思考”、“两岸关系何处去”、“广告中的女性歧视”等专题更是受到了热烈欢迎。学术活动带动了校园文化活动,带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改变了研究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情况。如今,走出相对孤立、封闭的学术领地,主动融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现实,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厦大研究生中蔚然成风。

厦门大学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因为缺少沟通办法导致自我封闭。为此,该校积极架设沟通平台,利用校园网络开拓研究生版BBS,让研究生反映问题,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该校党委书记王豪杰和校长朱崇实与广大政工干部一道,坚持每天上网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及时帮助研究生解决困难和问题交流思想,化解矛盾。校领导还经常深入学院与研究生进行座谈,关心广大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随时解决研究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