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于2019年9月7日-11日在厦门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召开的全球最大的经贸活动,今年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其中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50多个,10万多名海内外客商、3000多家企业参与。

应组委会征召,395名我校志愿者,包括220名会务志愿者以及175名翻译志愿者,服务于厦洽会联络、翻译、新闻中心、品牌运营等岗位,展现厦大人风貌,助力“厦洽会”举办。
在这之前,每一位志愿者都经过了包括外事规定、礼仪规范、外宾接待等方面的培训,翻译的志愿者更接受了专门的翻译技巧训练。为了更好确保大会圆满召开,有些岗位的志愿者早在7月10日就已到岗开始志愿服务。

来自外文学院的2018级本科生林瑜婧以及来自海洋与地球学院的2018级本科生叶思圆表示,这是他们进入大学以来第一次参加国际性大会的志愿者活动,深感肩上满满的责任,但责任与热爱并举。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从前期准备到大会顺利进行,来自厦门大学的志愿者们在每个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一同并肩作战。在本次厦洽会的筹备和进行中,他们收获良多,“与人交流沟通时要举止得体,准确合理传达信息,处理紧急事务时应保持耐心……这是本次投洽会给我上的一节重要的实践课。”

来自管理学院的2017级本科生郑少卿是本次志愿者的领队,对志愿者进行岗位调配是她的一大职责。她表示,这项工作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岗位需求与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工作经验、上岗时间以及男女比例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期间也经常要处理突发情况。她说:“这段时间以来,我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大大提高了。虽然工作有些劳累,但一想到能使志愿者们更好地为大会服务,学有所用,用有所获,内心便安慰了许多。除了志愿者配岗工作,我还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和会议晚宴跟进等工作,这些工作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我也乐在其中,收获颇丰。”她还提到,参与本次投洽会志愿活动还给了她另一个大收获——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幽默风趣的志愿者同伴。能够与他们并肩作战,郑少卿感到十分荣幸。

来自国际学院的2018级本科生吕佳涵是翻译组的一员,对接的是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阳光海岸的外宾。她表示,在向中国嘉宾们介绍澳大利亚的项目,以及向澳大利亚展商介绍中国特色的产品的过程中都让她的交流能力有了极大提升,面对外国友人愈发自如。她说:“在陪同展商参观其他展区的过程中,我带他们体验了中国的电动按摩仪,他们对中国的电车、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都十分感兴趣,我和外宾也结下了深厚友谊。我能够为这次活动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并且交到几个好朋友,我感到十分开心和满足。”


十多年来,我校一直参与投洽会志愿者征召管理工作,校团委每年均招募近400名志愿者。所选派的志愿者都以其积极的精神风貌、出色的工作实绩,赢得了主办方以及来宾的广泛赞誉。
(校团委 学生记者林宇阳)
责任编辑: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