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海洋与地球学院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7日 来源:海洋与地球学院

开学伊始,福建多地相继发生新冠疫情,厦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海洋与地球学院坚决落实各级防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精心部署,扎实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构建疫情防控安全网

疫情暴发后,海洋与地球学院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体系,进入应急状态,第一时间成立学院疫情防控专班,建立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成立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健康管理、后勤保障、教学保障、应急处突、宣传与志愿服务、督导督察等七个专项工作组,建立网格化联络员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明确分工,压实责任,迅速构建多方协同、上下联动的疫情防控体系。

9月22日,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升级,校园封闭式管理、关闭实验室、取消堂食等,学院党委书记吴立武、院长王克坚多次组织召开学院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校防控要求,部署学院防控工作,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各专项工作组各司其职,走访学生宿舍,做好政策解读;检查实验室,排查安全隐患;加强院门进出管理,定期开展楼宇消杀,确保人物同防;加强风险排查,及时做好信息传递,服务师生需求,将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工作要求和坚定信心传递给每一位师生。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学院对所辖曾呈奎楼(思明校区)、周隆泉楼及希平楼(翔安校区)、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漳州东山县)、“嘉庚”号科考船和海洋 2 号实习实训船(停泊在厦门港码头)等楼宇和科考船严格管控,实施“一楼一方案”“一船一方案”,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在此期间,学院实行封闭管理,并安排人员轮班值守,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扫码测温,每日进行全方位消毒,加强内部疫情防控工作,加大人员防护力度;严格按要求做好各项中高风险旅居史摸底排查工作并及时上报情况,保证在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学院全面实行线上教学模式,教工实行弹性工作制。近期无法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将科研任务转为线上进行,如数据分析、文章撰写等;对于审批通过进入实验室的师生,严格按照申请时间进出实验楼,错峰实验,排除隐患。

学院学工组多次召开线上年级大会、线上新生家长会等,解读教育部《从严从紧做好中秋国庆假期和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厦门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向各年级学生和相关家长传达最新防控政策,建立网格化信息管理制度,抓实抓细学生健康管理,有条不紊、持续推进学生防疫工作。

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勇担战“疫”一线先锋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战“疫”一线是广大党员、团员的“试金石”“检验场”,学院第一时间发出《致海洋与地球学院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一封信》,设立“党员先锋岗”,负责楼宇进出人员身份核验、测温验码、秩序维持、防疫提醒、人员引导等工作,并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灵活调整班次;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开展实验室、自习室巡查,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保障学生健康安全。

校区图书馆、食堂、核酸检测现场也不乏海洋师生的身影,大家主动担任核酸检测引导员,在检测现场协调秩序、服务师生;担任学生驻楼防疫工作志愿者,定期走访检查宿舍情况,传达各类防疫通知,引导学生做好垃圾分类……全院师生同心战“疫”,积极投身学校防疫工作一线,为学校和学院防疫工作以及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传递温暖,教育引导,传播防疫抗疫正能量

疫情来袭,宿舍成为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为提高学生疫情防控意识,海洋学子们积极参与宿舍防控志愿服务,提醒同学们做好疫情防控、用电安全等方面的工作;为减轻疫情期间垃圾投放点的压力,海洋青年们争做垃圾分类志愿者,指引同学们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构建了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彰显了优秀的海洋青年风采。为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积极营造良好卫生环境,以宿舍园区、一站式空间为重点,在充分做好人员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利用国庆假期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卫生大扫除活动——宿舍园区全面卫生大扫除、一站式空间进行打扫清理、轮流值班走访宿舍、垃圾分类督导等,以劳育德、以劳增智,将疫情防控与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切实有效地推动防疫工作。

乘风破疫,科普出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院“70.8”海洋媒体实验室迅速召集15位来自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医学院等不同学院的同学,组成一只“乘风破疫-防疫知识科普读物”志愿者团队,迅速推出以“乘风破疫,科普出击”为主题的科普向知识防疫专题活动。从防疫政策解读漫画到专业解读核酸检测,从防疫小贴士到疫情对环境的影响,团队成员尽己所能,发挥各自领域的知识储备,为抗疫贡献萤火之力。

学院新媒体平台推出多项线上主题教育活动。“云端庆中秋”系列活动相约同学们通过小程序体验闽南特有博饼习俗,并征集展出海报、插画、诗词、摄影等线上作品;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组织线上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云祭扫”,引导同学们铭记历史,敬怀先人,传承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国庆之际,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大背景下,我们甄选经典的红色影视作品,进行线上共同观影,忆往昔峥嵘,并号召宅在宿舍的同学们通过诗歌、绘画、歌曲弹唱等“艺贺国庆”,贺华夏新章……情暖心怀,润物无声。系列线上活动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引领广大师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提升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线上教学,云端科普,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学院及时将本学期所有课程全面转为线上教学,对于实验课程等不适宜开展线上教学的特殊类课程,学院均适时调整了教学方案。截止至本学期第2周,学院已有45门本科课程、21门研究生课程开展了线上教学,80余位教师通过腾讯课堂、QQ直播等平台,以直播或录播的形式开展了线上授课。目前教学秩序平稳有序,确保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教学目标。

受疫情影响,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疫情阻挡了老师们进校的脚步,却阻挡不了知识的传授和爱的传递。为丰富海洋学子的学习生活、增强专业兴趣、拓宽专业视野,学院推出了“听,海的声音”趣味海洋系列讲座。戴民汉院士等8位老师在线为同学们进行云端科普,讲解海洋专业知识,带领同学们领略海洋魅力,探索海洋奥秘。

强化服务,用心用情,保障学习生活两不误

问候暖人心,祝福递深情。疫情阻挡了出行的脚步,却阻挡不了爱的传递。中秋佳节,学院党委书记吴立武,学院党委副书记邱荣锋、唐腾凤,团委副书记侯佳君,辅导员黄良、陈雅琪、刘宇等走访慰问学生,解读防疫政策的同时关怀学生身心健康。学院发出《致海洋与地球学院全体学生的一封信》,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还为学生们精心准备月饼、口罩和抑菌洗手液等暖心的“中秋大礼包”。

疫情当下,焦虑的情绪、对健康状况的担忧、紊乱的生活节奏使部分同学产生心理波动。为应对该种状况,学院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在寝生活展示、疫情专题心理健康讲座、茶道讲座等等。学院还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及时对同学们进行疫情时代下的心理疏导,帮助调节情绪、舒缓压力,使同学们感受温暖,缓解心理压力,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对于因疫情防控无法进入校园、实验室的师生,委托已获审批的同学、值班教师等,代为处理电脑程序、帮助观察实验品生长状态、配备营养基和养细胞传代等事宜。一段时间以来,校内外师生缪力同心、互帮互助,为维护必要的实验项目、为师生早日回归实验室、恢复科研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觉防疫,守家卫国,海洋与地球学院全体师生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携手抗疫,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共同期待,风雨过后,春暖花开,疫情散去,岁月静好!

(海洋与地球学院)


【责任编辑:林余颖】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