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上午, 百年厦大文献档案修复启动仪式在档案馆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邓朝晖出席活动并致辞。档案馆馆长石慧霞主持活动。
邓朝晖在致辞中指出,历史文献是我校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难以估量,是传承厦大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文献的修复对挖掘百年厦大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传统资源意义非凡。档案馆作为我校文献保管收藏的主要单位之一,此次启动文献档案修复工作,将进一步丰富百年校庆校史馆的展呈,更鲜活地呈现百年厦大的历史文脉。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作为项目的指导教师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很荣幸能参与百年厦大文献档案修复。档案修复需要耐心、技巧和多学科的修复知识储备,也需运用科技手段辅助进行。厦门大学充分整合校内人才资源,由档案馆、图书馆、人文学院合作进行,既能推动修复工作的进行,也有助于人才培养,相信项目定能取得丰硕成果。
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张侃表示,目前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科下增设了“古籍修复研究”方向。百年厦大文献档案修复项目启动,一定会为历史系相关方向的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在专家、一线工作者和研究生等的多方参与下,共同探索具有厦大特色的修复方式方法,助推修复珍贵文献档案的工作开展。

邓朝晖为杜伟生颁发专家聘书,并宣布百年厦大文献档案修复项目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后,档案馆馆员谢华斌向大家介绍了档案修复工作的具体流程、工作安排,并介绍为了做好这个项目,档案馆前期精心设计了专属logo的文献修复设备、工具。
据悉,此次修复项目的启动档案馆筹备了近两个月,对馆藏文献特别是解放前的历史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摸查,并对历史文献修复工作与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配套进行了统一部署。此外,档案馆与图书馆、人文学院分别进行了商讨,在合作开展“古籍修复实践基地”工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百年厦大文献档案的修复工作。
(宣传部 文/曹熠婕 图/庄华)
责任编辑:曹熠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