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1日 来源:海洋与地球学院

10月14日,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下称“实验室”)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厦门大学举行。

当天上午,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敦聘仪式在颂恩楼215会议室举行。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德森,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杨益新教授等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书记吴立武及实验室骨干代表共计40余人出席敦聘仪式。

仪式上,全海代表厦门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启了实验室发展的新征程,希望实验室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支持和指引下,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取得更大的成果。

会议敦聘杨德森为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敦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李风华研究员为副主任,以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洪明辉等15位专家为委员。全海为杨德森颁发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书,与吴立武共同为到会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委员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专家分别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以及厦门大学。

随后,杨德森主持召开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实验室主任张宇教授汇报年度工作并接受学术委员会指导。张宇从实验室概况、年度研究工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开放运行和存在问题等方面作2022年度工作汇报,并介绍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计划。经过质询讨论,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实验室2022年度工作,以及实验室在科研工作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实效和进展。

学术委员们一致认为实验室提出的未来展望合理可行,希望实验室能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突出特色;发挥地域优势,为海洋强国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就项目资源、研究方向和其他协同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此外,委员们评议批准了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集美大学等单位学者的2023年度开放课题申请。

当天下午,实验室学术交流活动在科学艺术中心举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实验室师生共计60余人参加。三位专家就海豚声纳工作机制研究与仿生应用、单光子激光雷达系统与应用、OFDM水声通信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主题作学术报告。会场学术交流气氛热烈,青年学者展现的科研创新潜力以及刻苦钻研精神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据悉,2022年,实验室积极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国家安全以及地方经济建设等相关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数量明显增加,合同经费达到6179.34万元。研究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多项;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多项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培养硕博士研究生78名。实验室科研工作在海洋声场声信道、水声通信与网络、多媒介立体通信、海洋数值模拟与分析、声信息与声探测等方向取得了多项科研创新成果,生物声纳机理与仿生探测技术等成果获得应用。实验室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取得突破,引进教授4名,副教授3名,助理教授2名,行政人员1名。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紧扣研究特色,注重夯实基础,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开放交流和学术合作,积极推动实验室向更高层次的科研平台迈进。

(海洋与地球学院)

【责任编辑:王志鹏】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