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主要活动“2023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论坛暨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第三届换届大会”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办。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尹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主席、教授任仲伦,福建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福建省电影局局长许守尧,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会长侯光明,纽约电影学院校长Michael Young、常务副校长朱宇华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活动。中国电影家协会、福建省委宣传部、厦门市委宣传部、湖里区委宣传部以及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影视业界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从业者参加活动。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代表厦门大学致欢迎辞。他指出,发展和繁荣电影事业,不仅对服务国家大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中华文明世界意义、完善中国价值世界表达的重要传播途径。他表示,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关心指导下,在福建省、厦门市等多方的支持帮助下,厦门大学创办了电影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将瞄准电影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着力培养符合未来电影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力争打造出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处于国内一流前列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电影学院。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在致辞中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电影产业的发展,重在人才的支撑。为了助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今年“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论坛”以金鸡奖主要活动的形式再次亮相厦门大学。曹俊表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是中国“双一流”高校的第一所电影学院,成立两年来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期望厦门大学为高速成长的中国电影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精英人才,为推动建设电影强国、文化强国持续贡献力量。
本届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论坛主题为“文明互鉴与国际合作: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新态势”。9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一份专门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印发的文件。福建地处海峡两岸暨港澳的交汇处,位于大陆与海外互动交流的重要地缘位置。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邀请国内外学界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此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在主旨演讲环节,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原主任饶曙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丁亚平,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院长牧晨,侯光明分别就《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转型和纠偏: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观念重构》《韧性成长,引领以望——数据时代下的电影产业发展洞察》《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路径》主题发表演讲。
活动还举办了两场圆桌对谈,业界多位领导嘉宾发言讨论。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第三届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机构。最终选出宋智勤、侯光明任会长,于冬、王海洲、尹鸿、任仲伦、李晓红、吴曼芳、周星、黄建新、龚宇任副会长,吴曼芳任秘书长,李晓红、李晓昀、吴东毅、张艾弓任副秘书长。
2日下午,与会领导嘉宾、专家学者、电影从业者分别以“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国电影学派”“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的互构与共生”“立足两岸、联合港澳、拥抱世界的电影人才培养”和“华语编剧人才培养”四个分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和智慧支持。

会前,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会见了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等与会嘉宾。林东伟陪同会见。

本次会议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福建省电影局、厦门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论坛已经连续在厦门大学举办五届,成为了每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期间最具学术性的电影活动,今年是论坛从中国电影金鸡奖系列活动升级成为主要活动的第一年。
(文/张仕林、李晓昀、黄立玮、虞雅岚、白文硕、崔雨果 图/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