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学校组织开展“石榴籽”育人工程2022年春季行动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7日 来源:学生处

近日,我校组织开展了“石榴籽”育人工程2022年春季行动,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利用寒假时间,开展了“四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招生宣传和志愿服务等实践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厦门大学“石榴籽”育人工程致力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培养工作,推动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做深、做细、做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我校少数民族学子在寒假期间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专项行动。

哈萨克族学生江沙雅·巴哈提前往位于新疆昌吉的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进行学习,重温新疆当年的红色历史。在1000平方米的展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份份文献、一件件实物,每一件背后都有着一段光辉的故事。这些珍贵的记忆将革命年代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后人去触摸历史,让红色文化浸润人们的心坎,从而让红色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来自青海的藏族女生阿铮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馆,在烈士群雕塑像和烈士纪念碑前,她有感而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成千上万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如今,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里不用忍受饥饿,不用颠沛流离是多么幸福!”

彝族学生蔡羲、蒙古族学生娜布琴、土家族学生孙阿玲、锡伯族学生李银杏分别到四川凉山红军树村、新疆伊犁昭苏县灯塔知青馆、贵州铜仁沿河县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以及陈嘉庚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在“四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于缅怀革命先烈中牢记初心使命。

投身疫情防控,汇聚民族之力

疫情防控,不容松懈,国内各地新冠疫情此起彼伏。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后不惧风险、勇担重任,积极投身于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的防疫工作。

家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沙坝河乡沙坝村的苗族女生曾雪梅,在得知村里返乡人员流动频繁、基层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后,主动联系村委会协助建立流动人员花名册,并逐一向可能返乡的务工人员和就学人口打电话了解返乡信息并提醒其来村委会报到,确保村委会掌握每一位返乡人员的动态。彝族学子温畅也主动加入了助力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协助当地政府完成了返乡人员排查登记和市场疫情防控监督的工作。

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新疆学生阿丽菲娜·凯赛尔在寒假积极参与了社区的常规核酸检测工作,协助医护人员采集咽拭子。一月份的乌鲁木齐平均气温在零下十几度,从早上开始准备测温设备、防线、棉棒、离心管、医用垃圾桶等物资,一直在岗位上坚持到所有居民完成核酸检测,她需要在小区地下停车场的采集点待上近十个小时。“虽然天气很冷,但是社区给我们送来了电暖炉,社区主任也经常问候我们,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活力。”阿丽菲娜说道。

寒假招生宣传,助力母校发展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响应学校回访高中母校的号召,通过线上直播宣讲的形式开展寒假招生宣传活动,向高中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厦门大学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学习环境、校园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让学弟学妹们对作为“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贝里格亚尔·亚克甫用“疫情中逆行的厦大人”故事让同学们更深刻地领悟了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之前曾就读于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蒙古族学子魏青元为母校学弟学妹们介绍了自己在预科班的学习经历并分享了在校学习生活的感悟。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分享学习经验,并结合自身经历,勉励母校同学奋发学习,积极报考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的瑶族学生黄萌在总结这次活动时说:“通过本次宣讲活动,我重温了在母校的美好记忆,也对厦大更加熟悉,也更加自信。能够为母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传播厦大‘四种精神’,我深感自豪。”

开展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

为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石榴籽”育人工程在假期开展了“石榴籽+志愿服务”专项行动,鼓励少数民族学子积极参与家乡志愿服务活动,用志愿服务暖人心,用民族团结传温情。

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阿依加玛丽·哎尔肯报名参与了社区“提高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诈骗”志愿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用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展示骗子诈骗套路,协助交警在街道、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给行人发放道路安全宣传手册,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任枳燃在县文化馆的民族文化中心为当地留守儿童、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子女开展课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等活动,协助开展《民法典》宣传、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藏族学生扎西格珠在自己的家乡那曲索县踊跃地参与了政府组织的“情暖童心七彩假期 大手牵小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对三十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学业辅导和帮扶教育。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响应县政府在家乡开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凭借自身方言优势,对本村基层人员进行了常用普通话教学。扎西顿珠谈到此次返乡的收获时这样说:“这次活动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家乡真的很开心,也觉得很自豪!”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厦门大学“石榴籽”育人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民族学子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青年学子力量。

(学生工作部 周桢妮 王骥洲)


【责任编辑:林余颖】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