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昕,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兼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戴文鹏一行来校调研,围绕“矿山安全风险预警指数研发与应用”开展座谈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超鹏参加座谈,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于文轩主持座谈会。

吴超鹏代表学校对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百余年来的办学历程,以及近年来在安全风险管理领域的学科发展、创新研究和项目成果。他表示,2024年我校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福建局、福建省应急管理厅三方携手,共同成立厦门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开启了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新篇章。厦门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现已迅速成长为国内安全风险管理领域的重要力量,为矿山安全监察工作提供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持,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期待以本次调研为新的起点,全方位、深层次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动厦门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构建成国家一流政产学研协同示范平台,推动应急安全管理向智能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为矿山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供坚实技术保障与智力支撑。
于文轩介绍了厦门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的具体功能分类、建设主体与合作形式、建设周期、人员架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公共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孟华从指数研发、风险指数介绍、指数计算与等级、指数发布与应用四个维度,汇报了福建省矿山安全风险预警指数研发与应用情况。
戴文鹏回顾了福建省矿山安全风险预警指数的研发应用过程和当前取得的成果,详细分析了现存问题和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展望。
互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指标体系设置、风险等级划分、危险系数赋值、基础数据来源等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张昕对我校在矿山安全风险预警指数的研发应用方面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对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的相关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就如何把握风险的不确定性、系统性、严峻性、复杂性,进一步提升矿山安全风险预警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聚焦安全生产的“人、机、环、管”四大要素,深入剖析了安全文化与理念、历史事故和规律、地域分布和特点、时间阶段和变化、周边环境和影响、矿山种类和规模、生产系统和状况、灾害因素和种类、人员结构和素质、设备设施状况、日常管理和现场管理、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监管执法和违法情况等一二级指标,为风险研判分析提供了更精准、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指导框架。他表示,做好风险的分析研判,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和重要任务。希望厦门大学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协同攻关,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持续深化研发,探索推广应用,以科研力量和技术手段,提高矿山安全风险研判分析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努力形成掌握风险变化要敏锐,实现分析研判要深刻,防控风险规律要把握,对策措施建议要精准的良好局面,共同为国家矿山安全的风险分析研判贡献力量,助力实现矿山安全的本质安全。
在校期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等地。
学校办公室、社科处、国内合作办、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宣传部 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