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南强新睿讲坛第十九讲:浅谈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研发的最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5日 来源: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人事处、公共卫生学院

10月19日晚,厦门大学南强新睿讲坛第十九讲在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2号报告厅举行。公共卫生学院戴桓青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老年痴呆有药可医吗?浅谈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研发的最新发展”的精彩讲座。

受学校领导委托,讲坛正式开始前,人事处处长兼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军为戴桓青颁发“南强新睿讲坛”纪念牌。

讲座伊始,戴桓青为大家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情况和临床定义。他指出,老年痴呆不是正常老化现象,60%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该病症虽是热门研究领域但临床进展甚微,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随后,戴桓青分析了阿尔兹海默症的遗传学与病程,并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以及生活中的生动案例,详细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症治疗面临的“三座大山”。第一座是Aβ的治疗方案,其中,寡聚体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座是ApoE2基因疗法,目前人们对于该疗法的安全性仍然存疑;第三座是Tau的治疗方案,也是戴桓青教授的主要研究内容,他着重分析了Tau寡聚体抗体的开发难点并阐述如何与产业界分工合作,推动全球第一个Tau寡聚体抗体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互动交流环节中,现场观众积极提问,戴桓青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PROTAC技术”“2022年化学诺贝尔奖中的点击化学”等相关问题。本场讲坛内容精彩纷呈,气氛活跃。

南强新睿讲坛由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人事处主办,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和有关单位承办,党委宣传部和有关单位协办,由厦门大学近年来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主讲。讲坛的设立旨在充分展示厦门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最新进展,充分展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学术水平和个人风采,搭设起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学生、与学术同行、与学术前辈交流切磋的特色平台。

(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人事处、公共卫生学院)


【人物名片】

戴桓青,2021年加入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任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2000年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201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担任台湾大学助理教授(博导)与副教授(博导)。曾获得国际元素周期表年的Periodic Table of Younger Chemists磷元素奖项与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成功研发阿尔兹海默症抗体新药APNmAb005,已进入临床试验。专长包含神经化学、生物分析化学与木材化学。科研成果曾获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与BBC等多家知名媒体报道。

【责任编辑:曾文萃】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