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第十四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龙岩学院落下帷幕。本届竞赛由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学生联合会主办,龙岩学院承办。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团队
本届竞赛自今年3月启动,共有47所院校519件作品报名参赛,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与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与社会、法律与教育、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今年参与院校数、申报作品数均属历届最高。经评委专家的评审和复赛的选拔,最终有30所院校的118件作品进入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大赛共决出14件特等奖作品、34件一等奖作品、70件二等奖作品。大赛还依据现场作品得分和校级赛事组织得分评选出11个高校“优秀组织奖”。
我校参赛作品成绩喜人,共获得3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其中特等奖、一等奖获奖数和总成绩均位列全省首位。同时,我校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校获得特等奖的3件作品分别是:由公共事务学院林雪霏副教授指导,2016级本科生闫海担任负责人的《制度变迁中的上下联动——基于晋江三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由国际学院洪镔助理教授指导,2016级本科生刘益金担任负责人的《且将新火试新茶∶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究——基于福建省安溪县的调查》;由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罗正钱教授指导,2016级硕士生李维炜担任负责人的《小型化中红外全光纤激光器》。
我校获得一等奖的5件作品分别是:由公共事务学院高和荣教授指导,2016级本科生米晗彤担任负责人的《村霸的形成及治理——基于山西、湖北、福建、内蒙古、四川五省六村的调研分析》;由公共卫生学院张永兴授指导,2015级本科生王楷担任负责人的《癌组织蛋白表达关联性分析以探究关键抑癌靶点》;由海洋与地球学院张宇教授指导,2015级本科生谢其宸担任负责人的《基于水声仿生探测的机器鱼》;由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李伟文副教授指导,2016级硕士生钦昭昭担任负责人的《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漏波天线》;由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宋争勇助理教授指导,2015级本科生魏茂良担任负责人的《基于相变材料的宽带可调超材料吸收体》。
省赛期间,校团委联合有关学院精心做好备战工作。组织校内外专家组对作品撰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指导,开展多次交流研讨、模拟答辩,为获得佳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1989年开办,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本届“挑战杯”国赛将于11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校团委将继续认真投入到“挑战杯”国赛的备战工作中,总结和发扬好的经验做法,努力调动学院和师生的积极性,精准为团队做好指导和服务,力争继续在国赛中取得佳绩!
(校团委 姚东明 符冠鹏)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