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下午,第47期辅导员沙龙暨首期辅导员专业化学术沙龙在颂恩楼举行。辅导员专业化学术沙龙是辅导员沙龙的延续和深化,为促进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升辅导员理论思维水平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洪才教授担任本期沙龙的主讲人,做了主题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学术报告。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峰、副处长王洁松、辅导员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沙龙活动。沙龙由王洁松主持。
王洁松首先进行开题发言。他说校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关心辅导员队伍发展,希望能够锻炼培养一批专家型辅导员,研究归纳总结出学生工作的规律,为学生工作的发展贡献厦大智慧。2019年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系列文件颁布十周年。学生工作处以十周年为契机,将在今年召开厦门大学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大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王洪才教授曾对此做过深入研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专家。
李峰代表学生工作处向王洪才教授递送了专项课题委托书,委托王洪才教授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优势,通过深入指导辅导员从学生工作现象研究入手,开展课题研究、学术论文撰写等提升团队素质能力。
接下来的主题报告环节,王洪才教授从辅导员职业化内涵、辅导员地位亟待提升、专业化是辅导员必经之路和现代化是辅导员不断努力的方向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当前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析,鼓励辅导员从学生工作现象中寻找问题、凝练经验、摸索规律、归纳升华、指导实践。他特别强调,辅导员知识体系建设不是演绎式的,而是归纳式的,只有开展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丰富辅导员知识体系。积累典型经验是辅导员走向专家型的路径,辅导员学术沙龙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自由研讨环节,现场多名辅导员从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改革辅导员培训体系,完善管理考核机制等方面的话题与王洪才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
李峰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学校领导及各部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注度极高,欢迎辅导员们多提出宝贵意见,希望通过辅导员专业化学术沙龙,让辅导员们有收获,有积累,增强职业获得感,培养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辅导员。
辅导员专业化学术沙龙是厦门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接下来学生工作处还将陆续举行辅导员基本职业素质要求、辅导员职业面临的十大挑战、辅导员队伍的组织与评价、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辅导员与教师的关系、辅导员与行政人员的关系、辅导员工作基本特征、专家型辅导员的典型表现、辅导员工作研究的基本方式9个主题的专业化学术沙龙。
(学生处)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