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我校历史系3篇论文入选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重要文献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4日 来源:

1月10日,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展望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发布会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学术月刊》杂志社和《光明日报》理论部共同主办。

会上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这是对2018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重要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客观反映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发展趋势和学术理论界的热点、焦点和亮点。

其中,我校历史系师生有3篇论文入选“海洋史研究的拓展”热点的重要文献,分别是王日根、陶仁义的《明中后期淮安海商的逆境寻机》和《从“盐徒惯海”到“营谋运粮”:明末淮安水兵与东江集团关系探析》以及陈支平、戴美玲的《明代“番舶”征税考实》。

王日根、陶仁义一共有2篇论文入选2018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重要文献。其中,《明中后期淮安海商的逆境寻机》结合实录、奏折、方志以及时人记载,通过梳理明代中期以来河海漕运争论和分析淮安海商与毛文龙的商贸关系,崇祯末年沈廷扬于庙湾再行海漕等事件,探寻明代淮安府民间海上力量在国家政策反复变动的背景之下的实际发展情况,揭示了淮安海商的逆境寻机品格。另一篇论文《从“盐徒惯海”到“营谋运粮”:明末淮安水兵与东江集团关系探析》重点探析淮安海商团体在保障东江集团粮饷、海上互市所起的作用,探明东江集团主导(毛文龙)时期的班底,揭示淮安海上人群在明末军事形势变迁下的变通应付,显示出淮安海上人群相较于闽浙地区的海上人群处于更加掣肘的状态,生存环境更为恶劣,更难发挥其积极作用。

陈支平、戴美玲的《明代“番舶”征税考实》则深入探讨明代朝贡体系下的“番舶”征税问题,试图厘清明代“番舶”征税的缘由及其演变过程,得出了明朝政府对“番舶”抽分征税在一定意义上对国际政治外交和经济贸易的政策引导促进作用相当有限的结论。这篇文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学者对明代朝贡体系的具体情况以明初情景一言蔽之,而较少涉及明代中后期的实施情景及其变化的局面。

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s40cU3uFLMJOvy6pUV7PQ

(人文学院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黄伟彬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