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每天迎着朝霞,披着夕阳为我们的求学之路开辟了绿色的通道,当我们有困难时,身边总是有你们的身影,是你们帮我们分担。夏日里,骄阳似火,当别人都在享受着清凉的时候,为了我们的安全,你们却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冬日里,寒风瑟瑟,当别人都在感受着温暖的时候,为了我们的便利,你们付出了许多,让我们体验生活的美好,我们决心以你们为榜样,立志成才,回报社会。”
——摘自《致演武小学“护花使者”的感谢信》
护花使者:幼吾之幼为爱保驾
演武小学座落于厦大西村对面,每天上下学高峰,校门前及学校附近巷道人来人往,给近2000名师生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个安全问题多年来困扰着学校和家长。然而,从2012年10月8日起,一支阵容强大的队伍开始长期支援演武小学,为他们保驾护航,这支队伍的名字叫“护花使者”,他们来自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他们将每天按照上下学4个时间段,在演武小学校区附近的街道、路口、车站等处对来往车辆及行人进行疏导,对学生进行引导。
该项目的负责人是物理机电工程学院青协会长颜劲松,他介绍说,每天晚上青协都会进行紧张的排班工作——用短信、QQ等提醒第二天的新上岗志愿者。并对当天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对值勤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并制定出详细的工作手册,方便后加入的志愿者。他们将值勤点分为ABC三个区,针对各区不同的问题,志愿者多次通过讨论协商出解决办法,并联合交警部门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为孩子上下学安全再上一道“保险”。
据悉,“护花使者”行动自开展以来,效果显著,社会反响强烈,每天自愿报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同学们表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同时,大学生自身增强了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早起早睡,相互监督,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空巢不空:老吾之老为爱护航
关爱,是我们精神大厦里的脊梁砥柱,支撑从低处的台阶走向人生高处的人,不断实现追求。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2011年11月7日,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28名志愿者再次走进了厦港街道,步入托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关爱,蕴含着幸福,散发着温暖,志愿者们不仅给孤寡老人送去了米、油,还帮老人们收拾了床铺,带去了温暖。
2012年3月4日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多名胸怀博爱的志愿者满腔热忱地走进下沃社区,开展了慰问社区孤寡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牵连着希望,携眷着力量,热心的志愿者们不但为空巢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增进交流,给他们带去了心理抚慰,让生命的果园有了斑斓色彩和花朵的芬芳。
爱心课堂:传道授业指点迷津
生命可以有不同的姿态,但同样是在大学的生涯中度过。朗朗乾坤,百舸争流,但最令人钦佩的是那些顺着爱的风向坦然航行的船,它划出了人世间最美的涟漪,让还在彼岸的孩子们不再孤单伤悲。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就是一支这样的舰队,驶向下沃社区的“爱心课堂”。
“爱心课堂”是厦门市思明团委主办的“大手拉小手,爱心助成长”活动下设项目之一,旨在为外来务工子女在课余时间提供学习辅导和成长交流。自2009年起,每周五下午,下沃社区管委会的会议室中都活跃着我们的志愿者和孩子们的身影:青少年们在志愿者一对一的悉心引导下学海刻舟,畅谈理想,那一笔一划书写的是孩子们绚霞一般的初心,更是人生季节里曲折的成长。志愿者们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经历,不但在学习教育上为孩子们指点迷津,更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引导孩子们走向正确的道路,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爱心网校:授人以渔点亮人生
“生命确是黑暗,除非有着热望;所有的热望都是盲目,除非有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无用,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除非有爱。”林清玄多么睿智的一语啊!身处21世纪,如今的文盲已经不再是目不识丁,而是面对计算机网络却无所适从。面对众多渴望接受计算机网络知识教育的外来工子女,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同思明小学携手合作,再次以关爱之情,共建“爱心网校”为孩子们传授技能。
热心的志愿者进过筛选和培训进入了爱心网校学习和讲授,在思明小学的计算机教室里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传授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基础应用:从最基础实用的Word文档写作,到华丽高效的PPT制作,再到简洁明了的Excel图表数据合成,直至简单的图像和音频处理,志愿者们以熟练的操作,耐心的讲解,让孩子们扎实打牢了计算机的基本实际应用。
有人说,“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然而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与厦港街道共建以来,五年春秋寒暑,30余场活动,每年参与人次多达200多人,累计工时近万,他们用行动证明了雷锋永远活着,学习雷锋是一种永恒的生活状态。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