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台湾前“财政部长”、台湾金融服务业联合总会理事长、金融研训院董事长、台湾大学经济系兼职教授许嘉栋博士应我校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邀请,来访我校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央银行、资产价格与短期资本移动”的学术报告。讲座由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赖小琼教授主持,经济学院党委雷根强书记为讲座致辞。

许嘉栋博士首先回顾了货币供给与资产价格之间关系的基本经济学理论,交易方程式和剑桥现金余额方程式都说明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必然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但有时上涨不是立即就能表现出来了,会有一段时间的延迟;对交易品进一步细分,该原理依然适用;货币供给的变化必然影响商品或资产的价格,不是商品价格就是资产价格,但具体影响哪方面因时空环境而异,由商品和资产市场自身的“免疫力”关键决定。
接下来,许教授具体为我们讲述了台湾20世纪80年代资产泡沫的产生。80年代的台湾内需不足,借助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巨幅的出超(净出口)引起外汇积累,经济成长的同时货币供给量也大幅提高,货币过剩促使人们热衷于金钱游戏,因此产生资产泡沫。许教授用真实数据向我们说明20世纪80年代,随着台湾净出口/GDP的增加,货币供给快速增加;受惠于开放进口、降低关税、国际物价平稳与新台币升值等因素,台湾的CPI尚维持稳定,但过多的钱流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例如,台湾股价指数在1986年只有1000点,1990年2月突破12,682点,随着泡沫的破碎,指数在10月份跌落至2,485点。此次资产泡沫对台湾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最终台湾以经济自由化、扩大内需(公共支出)与新台币大幅升值等措施缓解此次资产泡沫。这一现象与大陆近10年的发展状况类似,可供国内借鉴经验教训。
许教授还谈到了2008年的次贷风暴,他认为各国的资金宽松政策使得资产市场过热,各国股市与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形成资产泡沫,而各央行为“明哲保身”,不愿意主动处理资产市场过热,只消极善后,导致此次危机的爆发。
基于以上的分析,许教授认为中央银行不应置之身外于资产价格。中央银行以稳定物价为首要任务,但其所稳定的物价不应局限于民生物价,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将民生物价与资产价格的稳定都纳入考虑。
最后,许教授讲述了对短期资本(国际游资)移动的看法。短期资本追逐短期利益、流动性高、进出国境频繁,会对新兴国家的汇率、股价、货币政策、利率与房地产价格产生冲击,威胁新兴国家的金融稳定。国际组织大多已不反对新兴市场管制资本移动以阻游资,防止汇价与资产价格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许教授认为大陆可领导倡议适度约束短期资本流动,若能运用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联合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协商适度约束短期资本的移动,中国或可减轻开放资本账的压力。
讲座结束后提问环节,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部分同学向许嘉栋教授请 教了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游资应如何取舍,新兴国家发展路径的选择等问题,许嘉栋教授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经济学院 白钧仁 田丽侠 刘斐 任乾 黄珊珊 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