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立德树人 >> 正文
哥伦比亚大学Richard教授来校学术研讨并做讲座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3日 来源:

5月20日,新闻传播学院部分教师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ichard 围绕“政治经济学视域下技术与新闻传播的历史变迁”这一主题进行学术研讨。学院副院长赵振祥、院党委副书记叶虎,广告学系主任林升栋、传播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展等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新闻学系主任庄鸿明主持。

庄鸿明首先对Richard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Richard教授和李展副教授分别对双方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历史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在学术研讨环节,赵振祥教授作了新闻学与公共关系的分析展示,“很多新闻学子毕业后在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关系部门找到一席之地。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Richard教授说,普利策在设立哥大新闻学院的时候,就鲜明地保持新闻的纯粹性,因此广告和公关一直在哥大新闻学院门外。他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要让他们有“安身立命的本领”。结合美国学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Richard教授认为在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中,并无统一的学科建设模式,哥大新闻学的办学理念是将其置放于人文学科之中,而不是仅仅当成一门技术去教授。

李展副教授对近年来所专注的厦门当地媒体的研究进行了介绍。由于中美两国在新闻理论、政策法规和文化方面的不同,李展尤其强调了自己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选择——选择能够反应中国记者和媒体表现的衡量手段和元素进行研究,而研究方法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源于两国在新闻理念和政治经济背景上的差异。

佘绍敏副教授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对台湾报纸的新闻哲学和实践进行了分析。Richard教授针对报告中关于儒家文化的办报哲学表示,在美国报业中,更多地渗透着自由主义办报思想,而在国家性的灾难面前,比如“9·11”,报纸与政府所主导的思想观念趋于一致。

曹立新副教授、朱至刚副教授、黄含韵博士等老师也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了研究展示,Richard教授分别谈了对新闻学价值如真实性、客观,新自由主义等的认识。

5月21日,Richard R. John为厦大学子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从邮政系统到网络国家:美国传播革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南强学术讲座。讲座由传播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展主持。 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星民首先代表学院对Richard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其颁发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章。黄星民说,如何将新闻传播领域的学子培养成现代新闻传播的精英人才,这对推动社会进步意义重大,也一直是我们的关注热点。他希望在厦大和哥大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Richard教授感谢学院的热情接待,他说,这是他30年后第二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厦门大学良好的学术底蕴和优美的办学环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Richard教授表示将进一步加深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术交流。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于1912年9月,是由当时的报业巨人普利策立遗嘱捐资200万美元创办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目前为世界一流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Richard教授先后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媒介技术史、传播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其著作获得包括Ralph E.Gomory大奖、新闻传播历史最畅销书等近四十项大奖,作品被评为揭示商业活动后果的最佳历史专著。

(新闻传播学院 董倩倩)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