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09:00,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凌峰论坛”第二十八讲在厦门大学曾呈奎楼召开。论坛由海洋与地球学院王克坚教授和刘海鹏副教授共同召集,以“水生动物的免疫学研究(Immunity in Aquatic Animals)”为主题,特邀了几位国内外知名水生动物免疫学专家做专题报告。应邀参会专家有: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Kenneth Söderhä教授,目前是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DCI)学术期刊主编;中山大学副校长、国际发育和比较免疫学联合会亚洲和大洋洲副主席徐安龙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林生研究员;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研究发展处研发长李奇英教授;山东大学、山东动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副理事长王金星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秦启伟教授。
论坛围绕水生动物的免疫学研究,展示了国内外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无脊椎动物是水生动物中很重要的生物,对其免疫系统的深入了解能更好地防治虾蟹等的病害,Kenneth Söderhäll 在论坛上介绍了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及其目前所研究的重要免疫相关基因/蛋白的一些进展; 文昌鱼代表了高等动物进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是病原菌感染生物的一个很关键的过程,徐安龙教授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机制研究,并与大家探讨了基底脊索动物文昌鱼中Toll样受体的信号通路;宋林生研究员课题组对于扇贝的先天性免疫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李奇英教授阐述了甲壳动物神经多肽CHH的功能;王金星教授带来了关于克氏原螯虾prohibitin蛋白与vp28蛋白结合抑制了WSSV的复制的讲座;秦启伟教授则分享了石斑鱼在病毒感染下细胞凋亡及病毒复制的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
通过以上不同讲座与热烈的讨论,论坛在参会的师生们中得到了积极的反响,不仅增进了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对于研究生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凌峰环境论坛” 是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04年起,至今已举办28讲。论坛以中青年科学家和博士研究生为主体,邀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学者开展交流,鼓励质疑原有理论,提倡发表不同意见,旨在创造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弘扬学术民主风气,面向科学前沿,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进整体综合性研究,启迪创新思维,促进知识创新,最终提高实验室的学术水平。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芳奕 乔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