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晚7时,化学化工学院首场“杰青讲坛”在漳州校区小报告厅隆重开讲。化学系的王泉明教授是本次讲坛的主讲嘉宾。化学系朱亚先教授、辅导员黄木河、胡雄以及低年级本科生24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前,同学们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了王教授的相关情况。王泉明教授于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曾获聘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曾先后于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学习,发表优秀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视频结束后,一场以“科学杂谈”为题的讲座正式拉开帷幕。首先,王教授介绍了自己在化学领域的研究方向。由一段实验中拍摄的“神奇”现象到单晶的结构性质和实际用途,由大家所熟知的足球和雪人到化学中的银的簇合物,王教授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引发了同学们对科研的兴趣。紧接着,王教授分别引用吴奇院士、毛泽东主席的“研究就是解决问题”和“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告诉同学们科研需要掌握研究技能和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并告诫同学们要循序渐进,从小方面做起。而对于同学们所关心的“如何成为好的研究生”的问题,王教授则提出要培养具备主观能动性、工作努力、熟练技能和创造性四大基本要素。同时,他还向有意做科研的同学们提出了“有了解时就开始研究”、“学‘浑水摸鱼’”、“实验允许失败”、“了解一些科学史”等良好建议。
在王教授精彩而幽默的讲座后,讲坛以访谈的形式继续进行。王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大学生活点滴,以及他对出国留学、双学位、专业前景等问题的独特看法。特别就化学专业的大学生应如何学好本专业知识,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而在之后的现场互动环节中,王教授更是以睿智而不失风趣的回答一一解决了同学们的问题,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讲座最终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专业、科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会如王教授所说的,恪守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抵抗成长过程中突如其来的风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杰青讲坛”系列活动,由厦门大学化学系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化工学院团委主办,旨在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建设良好科研环境。还将有多位“国家杰青”将应邀前往漳州校区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
(化学化工学院 吴珏 黄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