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立德树人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多措育人树立“尊师月”风尚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5日 来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表达对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待。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坚持把尊师重教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高尚师德典型为焦点,多线培育优良师风,最终形成名师矩阵;由“点”聚“线”,由“线”成“面”,让尊师重教在九月蔚然成风,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院士献礼校庆,诠释育人使命

9月10日,一场特别的捐赠典礼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病房举行。年逾九旬的唐崇惕院士为纪念其父唐仲璋院士115周年诞辰向厦门大学捐赠100万元设立“唐仲璋生命科学育人基金”,献礼厦门大学和生物学科百年华诞,旨在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教育培养,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推动科研队伍薪火相传、人才辈出。为教学与科研事业奉献一生的她,在教师节当天,选择再度奉献,将自己的积蓄交给自己最爱的教育事业。唐崇惕在讲话中回忆起跟随父亲唐仲璋院士从事教学科研的往事。她深情地说:“父亲潜心科研、爱生如子,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的一生,他不仅是我的父亲,更是我的师长。设立‘唐仲璋生命科学育人基金’,主要用于一流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奖励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学术科研成果的优秀研究生。”副校长周大旺说:“唐院士从始至终都是教师的楷模,她用自身科学家的精神诠释了‘教师’这一高尚的职业。唐院士捐资助学的善举,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这是爱校情怀的珍贵写照,也是嘉庚精神的薪火相传。”

关心教师发展,培育优良师风

尊师重教一直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优良传统,学院党政领导一直对学院教师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十分重视和关心。在第36个中国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院领导班子走访了学院新入职教师。学院党委书记一一走进了新入职教师的实验室,了解建设进展情况、学生培养情况、对学院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在厦门生活是否习惯、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等问题。“禾山巍巍怀师德,鹭水泱泱见道心”。除此之外,学院党委书记还上门慰问部分退休教师代表,为老教师们送上节日的问候,询问了老教师们的生活、家庭情况,并听取了他们对于学院发展的建议。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发展,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牵头发起“院长面对面——教师座谈会”,学院青年教师代表与学院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查找问题,分享经验,共同谋划学院发展。

同时,在教师节当天,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精心准备了教师节贺卡,代表全院学生向老师们致以教师节的问候和祝福,许多的研究生也自发给课题组的老师献花,教师在节日中充分感受学生的温暖。

致敬教师榜样,汇集名师矩阵

“眼有微观生命,胸怀华夏河山。他在生命科学的广阔天地里,为真理而上下求索,为教育而执点明灯,为飞跃而求真笃实,为自强而坚韧奋发……”这是生命科学学院袁晶教授在“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典礼上的颁奖词。9月28日晚,由厦门大学学生会和厦门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厦门大学2020年“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颁奖典礼在思明校区科学艺术中心举行。通过风采展示、学生无记名投票,袁晶教授从26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此殊荣。获奖后,袁晶教授激动地说:“我们获得的科研荣誉不少,但是这个奖对我们来说非常特别,因为这是由学生投票选出,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我会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高佳华在典礼结束后说:“袁晶教授代表着学院一批批‘甘为孺子牛’的教师,作为他们的学生,我们不仅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科学知识,更能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学院活跃着一批批“黄大年”式的教师,有人砥砺耕耘,收获科研硕果;有人爱校荣校,投身人才培养;有人循循善诱,解思想困惑……学院通过“读懂中国”“生命之光”“新生入学教育”等形式宣传教师典型,歌颂大师,形成名师矩阵,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生命科学学院 江子扬)


【责任编辑:林济源】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