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立德树人 >> 正文
厦大集体和个人荣获第十八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05日 来源:校团委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公布了关于表彰第十八届 “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社会与人类学院王传超教授分别荣获 “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标兵”(全省共10个)和“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厦大研究生支教团是厦门大学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号召,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而组建的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作为首批参加该项目的团队和“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重要成员,自1999年至今,学校先后派遣了二十二届共296名优秀大学生赴宁夏、内蒙古等地开展支教工作,参与并见证了“西海固”从绝对贫困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在服务脱贫攻坚、闽宁协作中贡献了厦大学子的青春力量。2020年,厦大研究生支教团案例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志愿者扶贫案例50佳”,同时支教团也作为“闽宁协作援宁群体”之一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今年2月,央视“晚间新闻”以《山海之间,闽宁之情》为题,长达8分钟专题报道了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2年爱心接力支教的现实版“山海情”,并在短评中给予了“很硬核”的高度评价。

王传超,男,汉族,198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校南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引进人才。他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在2021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用古人基因组数据确证了台湾南岛与大陆壮侗同源、汉藏人群同源,以科学证据系统反驳藏独和“台独”的错误观点,使藏独主张和台湾少数民族“南来说”完全失去了立论基础,为巩固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赢得国际舆论话语权,国台办、共青团中央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引领并实践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考古学、语言学和遗传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论文40余篇,累计被引用1800余次,主持科研项目经费累计300余万元,相关研究成果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王老师还热心投身公益文化传播,多年来积极与中国科协、TED大会、《探索发现》等合作开展公益讲座等,推动人类学知识普及。

  1. “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青联授予福建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此次获奖,是我校师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集中展示了我校新时代青年师生创先争优、奋进一流的精神面貌。未来,厦大广大青年师生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积极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担当时代责任、矢志拼搏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开拓创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厦大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文、图/校团委)


【责任编辑:张夏】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