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团中央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军地青年典型走进厦门大学主题团日活动在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拉开帷幕。中部战区某部参谋冯时、海军某部副团长袁伟、火箭军某部三级军士长侯长岭、武警部队某部大队长王兵、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主任魏福海、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综合中队中队长张旗、厦门航空有限公司飞行总队四大队四中队中队长毕健强等7名军地青年典型与厦大学子共话强国强军使命,共述成长成才历程。

“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一路走来有辛苦、有付出,能够把我的青春年华献给航母舰载机事业,我无怨无悔,无上光荣”“严寒不冻志者心,困难不挡勇者行!南极风雪依旧,我愿意终生为南极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增光添彩”……7名军地青年典型逐一登台,深情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体会,并与师生们现场互动交流,分享一枚枚军功章和荣誉背后的故事。他们当中,既有逐梦海天的“刀尖舞者”,又有制胜空天的“海空雄鹰”;既有精武强能的特战尖兵,又有扎根一线的岗位能手;既有勇敢逆行的“抗疫先锋”,又有舍生忘死的缉毒英雄;既有在执法中冲锋陷阵的海警“霸王花”,又有为祖国极地考察事业拼搏奋斗的“拓荒者”。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与会师生,场内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砥砺前行的凡人。”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彭派说,自己是一名退伍大学生,在看到他们走着整齐队列进门时,就被他们的优良作风所感染。“刚开始觉得和这些‘大拿’的距离很遥远,他们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级人物,但在听宣讲时,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靠着自己一步步努力才取得如今的成就。”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冯时参谋讲述他在战备训练工作中自我加压,自找苦吃,主动选择到基层连队锻炼的故事。“冯参谋的经历虽无可复制,但他自找苦吃,勇敢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彭派说。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祎,作为现场主持人参与了全程活动。通过了解青年典型的故事,她感觉这些典型与印象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他们都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不懈奋斗。‘不一样’的是,我曾以为他们是不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直到今天他们走到我面前,我才意识到英雄离我很近。”目前,王祎还是学校“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成员,负责嘉庚精神的宣讲工作。“作为厦大青年学子,我要向青年典型学习,发挥专业素养与才能,以他们为榜样完成好学习、宣讲任务,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再过几个月,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周博语就要去宁夏开展支教活动。这次活动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虽然我们无法像解放军、武警那样在祖国边疆和一线建功立业,但我们可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贡献出属于厦大青年的力量。”
校团委副书记梁振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思想引领是共青团的主责主业,很多青年学子对军人有一种天生的崇拜感,他们的事迹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也是最好的思想引领教材。厦大青年学子将以军地青年典型为榜样,不断把感动化作行动,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争做奔涌后浪。”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还在翔安校区和漳州校区设立视频直播分会场。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金芙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卢建上校,团中央宣传部思想政治处周月亭,福建团省委宣传部部长蔡强宏,校党委副书记徐进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厦门大学后备军官选培办主任王飞大校,校团委书记曾铮,91843部队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曹振辉,以及全校各学院团委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成员,基层团支部书记代表,团员青年代表参加活动。
(文/中青报记者 杨宝光,校团委 刘莹 图/宣传部 学生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