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学科建设 >> 正文
材料学院:让选择到重点行业、到基层就业成为一种潮流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7日 来源:

在材料学院,选择去重点行业、基层就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曾经担任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的何璇同学放弃民营企业的丰厚待遇,选择到国家重点企业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就业;2010级博士生班长的施群毕业后主动选择下基层,到龙岩长汀稀土工业园区。来自湖南的硕士毕业生陈拉在手上的众多录用函中最终选择了到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就业;本科毕业生高俊选择三支一扶赴三明基层乡镇支教。耿皓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刘晓莉也放弃民营企业的优厚待遇,选择到中航工业集团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工作。

2013年,材料学院以“造好材料、筑中国梦”为主题,引导和激励毕业生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和国家需要,到基层、到重点单位建功立业。在把十大类行业和国家重点支持发展、人才相对紧缺的地区作为引导毕业生就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基础上,学院根据毕业生不同的发展特点和不同的就业取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就业资源匹配。同时还充分发挥就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学院特别为赴重点单位和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举行座谈会,为毕业生送行。

2013年6月26日上午,学院2013届重点行业与基层就业毕业生座谈会在科学楼404举行。学生处处长夏侯建兵,我院2010届毕业生、宁德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吴国友,学院党委副书记洪秋霞、杜海林,学院签约中航工业集团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化、赴三明三支一服及赴贵州、新疆等地的25位毕业生参加了本次座谈。

洪秋霞鼓励同学们从基层干起,从老百姓身边做起,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担负起国家重任,努力成为国家的骨干和民族的脊梁。希望大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甘于奉献,在国家重点行业、西部、基层建功立业,不仅要“去得了”还要“干得好”、“留得住”,要在同学们的示范下,让选择去基层、重点行业及西部就业成为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一股潮流。

吴国友校友则分享了他作为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经验:不断学习、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善于抓住机会;工作中要守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守住做人的底线,不给厦大、学院、自身丢脸。

赴新疆就业的陈拉同学分享了择业西部的心路历程,建议大家“要坚定、要自信”,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对选择的道路有充分自信。座谈会上,每位毕业生都非常感谢厦门大学和材料学院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在学校的几年感受到了每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纷纷表示,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一定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不空谈,真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杜海林也鼓励即将离校的毕业生们,要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牢记在心,迅速转变身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为基层、为西部、为国家重点行业的发展献策出力,在关键时刻,能冲出来,扛得住,做得好。在今后的岁月里,材料学院、厦门大学作为你们的“家”,时刻为你们张开双臂、敞开大门,做你们坚强的后盾。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下,同学们畅所欲言,学生处处长夏侯建兵也深受现场气氛的感染,对大家提出三点希望:首先要学无止境,止于至善。在新的岗位上,多向周边人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成为单位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次,要注重培养情商,情商智商并重,注重团队合作,尤其是单位中的校友资源,要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最后,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牢记社会责任,时刻保持与母校的联系。

(材料学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