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两周年,为了更好地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努力造就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学校于8月15日上午在颂恩楼215会议室召开厦门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学生团队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座谈会。教务处处长计国君、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副主任刘传尧、学生处副处长高斌、研究生院副主任邱文华,校团委、宣传部负责老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师生代表、学校“互联网+”大赛工作组成员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刘传尧主持。
首先,参会师生集中观看了总书记回信视频,共同学习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总书记的回信表达了党中央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和寄予的时代厚望,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也把大赛和创新创业教育推向了历史新高度。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后,参会师生都更深刻地体悟了“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的时代召唤,并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导,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中。随后,共计12位学生代表结合项目实际和切实感受依次交流发言,包括2018年“红旅”赛道国赛金奖项目“我知盘中餐”、“果蔬卫士”,以及参加2019年“红旅”活动的“易甜思甜”、“秸秆进化论”、“水产最强大脑”等团队师生代表,项目团队表达了对学校在各个方面大力支持项目实施落地的感谢。

团队成员自觉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不忘创新创业初心,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攻坚克难,将所学、所想、所能充分地融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去,努力发挥着青年才俊的智慧力量和担当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高斌在座谈会上发言,他表示再次学习回信精神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一如既往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红旅”活动中,能过做到“接地气”、“聚人气”、“有底气”、“提士气”,依托“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这个大平台,进一步把创新创业教育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主动走进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接受思想洗礼、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项目实施。
邱文华在座谈会上提出,红色重点项目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希望同学们依托“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增长智慧才干,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铸就“青春梦”,并且希望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间可以进一步增加沟通,交流项目进展和经验,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提升百姓生活水平,在助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关爱服务体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计国君代表大赛工作组做总结,他表示,本次座谈会既是回顾,也是总结,第五届大赛哨声已经吹响,各个优秀项目团队已经整装待发,他对大家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认真上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这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二是要努力练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这场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练兵,三是要把握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这个筑梦青春理想的奋斗舞台。并期待各团队能在高质量、高技术上升华项目内涵,聚焦现实关切和民生关怀,让个人的成长发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以“青春梦”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年来,学校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主线,以“互联网+”大赛为契机和载体,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将参赛项目组织培育工作融入到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大局中,誓要走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这场新时代的新长征,努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三个维度上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办成“全校最大的一堂思政课”。

学校以创新性的“三结合、四统筹”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统筹三项活动经费,统筹专业技术、思政教师、指导教师,统筹活动时间、实践时间,统筹学校教务口、学生口、学院等工作,目前我校近900支实习实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14000多名师生已经陆续奔赴各地展开“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更是精心遴选了428支团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学校积极参加大赛组委会搭建的全国性对接活动平台,组织多个项目参加福建、黑龙江、安徽等全国各地对接活动。
大赛工作组立足本校实际,整合资源,通力协作,做好项目落地工作。一是主动征集各地扶贫需求。积极与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政府部门联系,并结合学校外派挂职干部、定向选调生等人才项目,征集了宁夏、广西、陕西、龙岩等地区扶贫项目近200项。二是深入全国基层乡、镇,摸清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需求,遴选一批师生创新创业项目主动精准对接,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例如,我校水产“最强大脑”团队,走访福建、安徽、宁夏、广西、江苏等20个县30村,签订40份协议,“秸秆进化论”扶贫环保项目,走访了贵州、宁夏、安徽、福建4省8县13镇24村,签订了27份协议。“红树林”公益教育项目,走访了20个省份215个县市,签订协议353份。截至目前,我校师生共对接各类单位342个,完成签约483项。对接已经覆盖福建省绝大多数贫困县以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红色筑梦之旅已经燎原全国,蓄势待发助力脱贫攻坚战。

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座谈会,师生共同回顾了创新创业初心、增强思想动力、承担时代使命,进一步深入交流和探讨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有益经验。接下来,学校大赛工作组、有关部门和各学院也要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支持更多的项目落地,助力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我校项目团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各类保障,真正发挥厦门大学的智慧力量,更好地投身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去,在这广阔的舞台上建功立业,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大赛工作组)
责任编辑:黄伟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