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化学化工学院相关负责人将写有“抢险救急解忧,优质高效服务”的锦旗分别送到资产处水电科和后勤集团维修中心,感谢两个单位及时排查处置一起地下供水管破裂造成大量自来水泄露事故。
4月17日,学校资产处水电管理科通过学校水电计量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发现化学化工学院附近某处水表用水量异常:深夜水表流量持续维持在25吨/小时左右,远远超过正常水平。按此推算,1天的漏水量近600吨。数据显示,学院附近主供水管可能存在严重漏水问题,存在教学科研安全和水资源浪费双重隐患。
水电管理科工作人员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在第一时间将上述异常情况通报给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立即组织人手全面排查学院内外供水系统、消防用水系统。由于室外管网相关资料不完整,且经过数次管网改造及迁移工程,排查工作难度高,耗时长,经过水电科、基建处、维修中心技术人员反复联合排查仍未找到漏水点。23日上午至24日中午,邀请厦门市专业公司协同排查,终于在卢嘉锡楼2、3号楼及化学报告厅交接处的水泥路面下方1米处查出漏水点。因泄露处紧邻泄洪、通讯地下管道,大量泄露水直接通过管路流失,给及时发现事故及抢修施工造成很大困难。
为了减少抢修工作对卢嘉锡楼内师生正常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影响,厦门市专业公司、学校资产处、校水电维修中心和学院技术后勤室的技术人员联合作战,共同制定抢修施工方案和事故防范预案,于24日夜间挑灯夜战,抢修更换了破裂漏水的给水主管,并于25日凌晨恢复水电正常供应。整个抢修施工,对师生教学科研工作及卢嘉锡楼内大型仪器的正常运转未产生大的影响。
此次隐患的发现与排除,充分体现学校资产处水电管理科、学校维修中心很强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水资源的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小,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
近年来,学校资产后勤部门深入开展节能活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水、电管网升级改造建设,实行科学管理,全力开展节水节电工作。学校资产处水电管理科建立了水电计量远程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科学管理实时监控发现“异常”现象并及时反馈用户,使水电运行处在正常、合理、低能耗状态,努力做到以节水、节电、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健全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形成责任到人、齐抓共管、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