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社会服务 >> 正文
实践路上|从“东南海滨”到“三晋大地”:厦大青年用专业答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卷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来源:校团委

7月11日,山西五寨县的田垄上,一群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组成联合实践队学员们正弯腰轻抚甜糯玉米的叶片。指尖沾着黄土,相机镜头对准汗滴浸透衣领的农户——“这些玉米品质极好,却走不出县城”,一位老农的叹息被他们记入实践笔记。2400公里外的课堂知识,正与这片土地的真实脉动发生碰撞。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时强调,要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如何蹚出新路子、迈出新步伐?今年暑假,厦门大学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提出的发展需求,面向全校师生推出社会实践“揭榜挂帅”项目。来自创意与创新学院、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4个学院的40余名青年师生大胆揭榜,锚定县域农业、文旅、康养、红色教育四大领域,以专业知识和青春智慧助力当地探索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智焕新“物”:厦大青年练就黄土地上的“铸金术”

步入飘散着岁月醇香的醋坊,牛氏传统食醋业第四代传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程姣正和学生们展示古法酿醋的奥秘。创意与创新学院的实践队员们凝练厚重的古法工艺,创制出灵动的“醋精灵”动态表情包。这份承载百年时光的酿造智慧,正以俏皮姿态跃入年轻人的社交圈,焕发时代“新香”,这是百年醋缸里的“时间密码”。走上“山西小阿勒泰”荷叶坪,青年师生化身“历史文化故事发掘者”。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挖掘五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述这片土地的动人故事,让乡土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这是点燃田间地头的“青春讲述”。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是我国最早发展甜糯玉米规模种植和加工的地方,素有“中国甜糯玉米之乡”称号。如何让五寨甜糯玉米的甘甜直抵人心?“创意五寨·美润丰年”实践的队员们从土地汲取灵感,发挥设计专业优势,打造出“玉米精灵”生命图腾。团队更联动文旅,规划“从沃土到醇香”沉浸旅程——串联玉米采摘与百年醋坊体验,推动农产品价值跃升情感新坐标,这是创塑乡土馈赠的“精灵IP”。

情系乡“人”:厦大青年争做文化润晋的“传播者”

在五寨的乡间,青年学子不仅用智慧“点化”乡土资源,更在与在地人物的深度互动中,汲取力量,厚植情感纽带。走进五寨周家村,当地到村工作大学生徐敬超向实践队员们翻开一本泛黄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的农户需求分析、详实精准的产业数据对比跃然纸上。“他桌上那盏常在凌晨亮起的台灯,比任何课堂都更深刻地诠释了‘扎根’二字的重量。”“我以后也会选择走向基层一线,真正向人民学习”实践队员们在朋辈榜样中感受家国情怀,立下鸿鹄报国志。

这份“扎根”的强烈共情也推动了“创意树”美育课堂在五寨生根发芽。创意与创新学院学子充分发挥“创意驱动、数字赋能”的专业特色,指导五寨村孩子们将传统布艺与现代拼贴艺术相融合。如今,村里的孩子们用五彩布片拼贴创作的《五寨四季图》,不仅承载着童真与希望,更将作为一份特别的“情感信物”,跨越山海,讲述厦大与五寨的故事与温度。

创新行“事”:厦大青年勇当数字转型“赋能家”

当青春智慧迈向更深层的赋能“县域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正以专业之“行”,为五寨的转型升级夯基垒台。管理学院团队聚焦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打造“数字荷叶坪”智慧平台。他们深入村庄,精准录入人口流动、资源分布、产业数据等关键信息,平台实时监测人口变化趋势,动态分析公共资源需求缺口,为县乡政府提供“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科学决策依据。“这避免了‘拍脑袋’投入和资源浪费,”团队负责人指着平台的可视化界面强调,“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是乡村善治的基石。”

面对“村庄格局加速演进”的现实挑战,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以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用步履丈量山川田林。他们依托先进的 GIS 空间分析技术,系统梳理地域资源潜质与空间关联;实地走访文旅局、自规局和街道社区开展专项座谈,既牢记“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要求,也记下村民 “留住老手艺”“古村有人知”的朴素诉求,细致挖掘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传统建筑肌理与生态农业模式,创意性串联各要素,规划出多条主题各异、体验独特的文旅景观廊道,以新文旅为乡村注入了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共生的桥梁,让乡村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绽放出兼具生态之美与人文温度的时代光彩。

据悉,今年,厦门大学团委牵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共组织800余支团队、近万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实践调研,实践内容涵盖思政研学、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社会服务、绿色经济等多个领域,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时代蝶变,鼓励青年学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担当作为。

(校团委)

【责任编辑:戴佩琪】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