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闽宁镇和福建下岐村两大“移民工程”是地域发展的重大变革,是党领导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更是无数出身穷苦,但勤劳智慧的人民的生活轨迹的重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两地发展正是这场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动人缩影。
7月14日至19日,由电影学院13名学生组成的“山海筑影”暑期社会实践队循着乡村振兴的足迹,深入闽宁镇与下岐村,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解码“搬迁故事”里的振兴密码,用青春视角诠释“寻迹闽宁山海情,再溯船民致富路”的时代内涵。
山海协作铸辉煌,干滩蜕变金沙滩
在闽宁镇,实践队员走访了10余处调研点,见证“干沙滩”到“金沙滩”的蝶变。闽宁新貌展示中心内,援宁干部林月婵、“菌草之父”林占熺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扶贫先扶志”的精神;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七彩假期”夏令营里,支教老师与孩子的互动,让“涓滴之力汇江河”协作精神薪火相传;贺兰神酒庄的葡萄藤下,闽宁协作催生的产业体系,彰显“共富基因”的蓬勃活力。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落地,从教育扶智到精神传承,队员们用镜头捕捉到的,是闽宁协作29载“一以贯之、以人为本”的深刻启示。
“回看这几十年的成长历程,我很感谢东西部协作。虽然我不是其中最突出的那一个,但我觉得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富贵兰车间走访参观时,车间包装组组长王文娟女士向实践队员们发出了感慨。作为电视剧《山海情》女主人公白麦苗的原型之一,她的人生轨迹因东西协作而改变。她自豪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车间里出口欧洲的羽绒服,生动讲述其作为普通妇女在东西协作政策下获得稳定工作、提升收入的经历,眼含热泪地感谢“闽宁协作”好政策。
而在同一个村子的禾美电商帮扶车间内,“巧媳妇”团队的女工们正忙着打包特产、处理订单。车间主管马燕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笑吟吟地讲起她带领工友们走上直播带货的道路过上好日子的故事。作为东西部协作的帮扶基地,禾美车间让移民姐妹们就近就业,原本内敛怕生的她们成为了闽宁镇的文旅能手、直播达人,从此改写了她们的命运。
援宁工作组闽宁镇党委副书记陈锋也同实践队员们进行了亲切交流,他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山海携手让百姓们都过上了好日子的生动例证。陈锋感慨道:“闽宁协作是总书记亲自推动的‘山海情’,从最初解决温饱到如今产业兴旺,这条路走得艰辛却充满希望,印证了东西部协作的强大生命力。”实践队员动情地回应:“看着老照片里的荒滩对比眼前的绿洲,真正理解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重量。”
福建的“爱拼敢赢”与宁夏的“坚韧奋进”碰撞出创新火花,让东西部人才、技术、市场要素深度交融。这场“双向奔赴”,正是闽宁协作从“单向输血”转向“造血共赢”的缩影。

船民上岸谱新篇,碧波扬帆向小康
千百年来,福建沿海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他们终生漂泊在水上,家连着船、船即为家,长期以来被叫作“连家船民”。如今,这些“连家船民”不仅上了岸,住进了楼房,还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当年种下的扶贫种子,现在已经开花结果。
在下岐村,实践队循着连家船民的“上岸”足迹,感受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连家船民上岸主题馆内,泛黄的照片与旧物诉说着“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往昔;渔民广场上,“凝心议事号”新船与孩童笑脸相映,见证从“漂泊”到“安居”的跨越;海鲜早市的喧嚣里,渔业产业的蓬勃生机跃然眼前。
实践队专程深入采访了下岐村村支书陈凌和村民江成财。陈凌书记指着鳞次栉比的新居向队员们介绍:“‘搬上来’是第一步,‘住下来、富起来’才是关键。我们靠海吃海,发展现代渔业和滩涂养殖,让上岸渔民有稳定收入,孩子能就近上学,这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村民江成财回忆起上岸前后的生活对比,激动地说:“以前在船上,刮风下雨担惊受怕,孩子读书更是大难题。现在住进政府盖的房子,我在海鲜市场有了摊位,孩子考上了大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村支书的规划蓝图与村民江成财的亲身经历交相印证:是党的政策让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教育点亮希望,产业筑牢根基,文化滋养灵魂。

青春执笔书时代,光影传承报国心
“协作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扎根土地的造血”“上岸不仅是地理位移,更是尊严与希望的扎根”,队员们的感悟道出实践的真谛。六天行程里,13名青年用18处调研点的影像、10余位亲历者的故事,将“闽宁协作”“船民上岸”从政策叙事转化为鲜活群像。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决心用自己的镜头和笔触,记录更多像闽宁镇和下岐村这样的感人故事,传播中国精准脱贫的正能量,激励更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电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