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德国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学员杨力山的汉语缘·中国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9日 来源:南方基地/孔院办

德国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学员在大学生汉语桥比赛中创下新绩。当地时间10月5日,特里尔孔子学院学员杨力山(Alexander Berns)在与百余名参赛选手的激烈角逐中,以总分100.64分的成绩荣获第19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大赛入围赛欧洲区第20名。这是杨力山在获得德国赛区第二名后的又一进步,也是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自创院以来学员在汉语桥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杨力山在特里尔孔子学院两位老师的辅导下顺利完成了全球入围赛。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比赛均采用线上形式,共分为两部分,八十道机考知识选择题和三分钟的Vlogs视频作文。只有在各大洲总成绩排名前六名的选手才可进入全球30强。欧洲赛区强手如云,各选手围绕“我与汉语的故事”进行Vlog创作,在镜头前将自己的中国故事娓娓道来。

“我特别想念我的中国家庭”

杨力山也对着镜头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故事:“我离开了家乡,搬到了特里尔。我很快熟悉了新的环境,但是还是常常想念中国。”说起来,杨力山与中国的情缘确实不浅。出生于慕尼黑的杨力山,在新西兰上中学的时候有过一次去烟台交流的机会。他与烟台的一户杨姓住家朝夕相处了四个月,深入体验中国生活;临别时,干脆将杨姓住家认作干亲,并把自己的中文名字由“王城帅”改成了“杨力山”。直到今天,这段跨越国境的情谊依然暖心。疫情期间,杨力山时常收到来自烟台干爸干妈的关怀。他们会给力山发信息:“宝贝,你最近一切都好吗?”

“我特别怕丢了我最喜欢的汉语”

杨力山在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读双轨制机电工程一体化(Elektromeschanik),不仅要在工厂实习,还要学习课业。繁重的学业将杨力山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他每天早晨六点去工厂上班,下班后复习课业之余,再继续学习中文。自2019年8月以来,杨力山主动找到了特里尔孔子学院,向李毅院长提出了希望在孔院学习汉语的请求,李院长被杨力山的真诚好学的热情所打动,指派特里尔孔子学院的陈佳鹭老师和李子恒老师分别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帮助他提高汉语水平。一般每周上两次汉语课,备赛季则每周增加课时量以巩固强化他的汉语水平。即便课业繁忙,杨力山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汉语,其原因是他对汉语充满了深沉的热爱,无怪乎他在Vlog里动情流露心声:“我特别怕丢了我最喜欢的汉语”。

“中国和汉语始终在我身边陪伴我”

杨力山是幸运的,他的汉语学习之路一直得到了孔子学院的陪伴。在新西兰西湖中学里开始学习汉语的他,遇到了奥克兰孔院派出的汉语助教,打下了汉语的良好基础;到了德国特里尔,他又得到了特里尔孔子学院的支持,在中方院长李毅博士的带领下,特里尔孔院全方位鼓励和支持杨力山参加汉语桥比赛。不仅为杨力山制定了个人课程和汉语桥备战计划,还为他减免了学费,更是处处为杨力山着想,在2020年特里尔孔院春晚活动时,邀请他作为节目主持人,以便让杨力山能多一些使用汉语的机会。杨力山对汉语的这份热爱也没有被辜负:在6月13日的第19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赛区决赛中,他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线上比赛的最后,杨力山诚恳地对着镜头说到:“我要特别感谢特里尔孔院的陈老师和李老师。”在本轮入围赛中,特里尔孔院全体老师积极为杨力山点赞加油。

相信杨力山会再接再厉,继续学习汉语,将汉语缘与中国情接续下去。

(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陈联文】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