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午,厦门大学第四届校园植物创意标本制作比赛颁奖典礼在翔安校区金泉楼A239举行。本次比赛由环境与生态学院、翔安校区学生办和校园“多维度”生态环境调查创新实践平台共同主办,由环保协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本科生党支部、工程技术人员教工党支部共同承办,并得到厦门市金桥科教拥军促进会的赞助支持。翔安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俊杰等嘉宾以及各学院的参赛同学们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届比赛以“创意标本绘自然”为主题,引导同学们走进自然、采集植物,将艺术灵感与自然本色相融合,创作出富有美感和匠心的标本作品,展现了校园生态的和谐之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颁奖典礼上,一段精心剪辑的回顾视频,再现了选手们踏露采集、伏案创作的精彩瞬间。一件件独具巧思的标本作品,在镜头下绽放出自然与艺术碰撞的火花,赢得在场观众阵阵赞叹。
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黄凌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比赛吸引了多学院学子踊跃参与,共征集18件精美作品,体现了同学们对自然的热爱与美好情怀。他特别感谢了以环境与生态学院袁东星教授为代表的金桥科教拥军促进会多年来对比赛及相关学生工作的大力支持。
刘俊杰对获奖选手表示祝贺,并对活动筹备师生付出的辛勤努力以及金桥科教拥军促进会对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赞赏同学们的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期待未来涌现更多精彩成果,祝愿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经过评比,“11路队”荣获一等奖,“身强力壮队”与“丽真的别卖萌了队”获二等奖,“脱贫脱单不脱发队”“采花大盗队”及“绿影拾萃队”获三等奖;另有六支队伍获得单项奖。
一年一度的校园植物标本制作比赛,不仅是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动手技能的优良平台,更是一次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宝贵体验。赛事不仅深化了学子们对生态共生理念的理解,更在创作过程中同步提升了学科素养与审美能力。未来学院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学子在与自然的深度对话中,涵养生态情怀,绽放青春创造力。
(环境与生态学院 李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