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9点,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支委及学院学生干部前往参观厦门特区纪念馆,感受厦门近三十年来日新月异的成长步伐。这也是人文学院党支部委员培训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项目之一。
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在原湖里区政府大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这里也是原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最早的综合办公楼。纪念馆通过影像、图片和实物,见证改革开放30年以及厦门经济特区成立27年以来,厦门从一座边防滨海小城,转变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的历史程。
同学们在特区纪念馆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全馆。全馆分为“小平同志视察厦门”陈列室和“辉煌岁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两大部分。 “辉煌岁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以特区初创、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先后视察厦门经济特区为标志,共分为四大部分:即厦门经济特区开创阶段(1981—1984)、发展阶段(1984—1991)、争创新优势阶段(1992—2005)和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2006—2008)。纪念馆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实物,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辉煌成就。在一千多张历史图片和上百件史料实物的见证下,历史的一幕幕再次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行走其中,仿佛进仿佛是在穿越时光隧道,不时发出声声感叹。
纪念馆二楼以“小平同志视察厦门”为主题,专门设置了一个陈列室,仿制当年小平同志乘坐的“鹭江号”船舱,陈列并播放了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的珍贵图片和音像资料。陈列室内展示了小平同志的蜡像,再现了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写下题词的历史场景,桌上的“把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笔迹犹似未干,十分逼真。大家带着景仰之情纷纷拍照留念。
这次参观特区纪念馆的活动使人文学子们更加直观地抚今追昔,回眸历史。在感受沧桑巨变的同时,学习先辈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品格。并鼓舞着大家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信心,深入思考作为党员、学生干部该如何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历史机遇,以更高的起点和更宽的视野,为厦门乃至祖国的发展继写新篇。
(人文学院 黄和璐)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