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党的建设 >> 正文
打通大中学思政课堂——厦门大学“扬才开讲了”走进厦门二中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建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3月2日下午,厦门大学“扬才开讲了”走进厦门二中思政课堂活动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厦门二中)五缘湾校区如期举行。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厦门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二级巡视员施琦婷,厦门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理,厦门二中党委书记、校长王守琼到场指导活动并讲话。活动共分为厦门大学扬才先锋党支部与厦门二中高三党支部、厦门大学“扬才班”与厦门二中南强班结对共建签约和“扬才开讲了”主题微党课报告会两部分。

施琦婷在讲话中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她认为,本次活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贯彻,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对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大中小学思政类一体化建设经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她希望厦门大学和厦门二中积极发挥共建作用,为教育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而做出贡献。

孙理在讲话中指出,厦门大学“扬才班”和厦门二中南强班在青年学生中起着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两班的正式合作有利于进一步用好两校优厚资源,扩大班级建设优势。他表示,“扬才开讲了”作为厦门大学“扬才班”、扬才先锋党支部的品牌活动之一,这是第一次走进中学生的思政课堂,是厦大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探索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一项创新举措。希望中学生们听完微党课后能更加了解党史国情,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凝聚奋斗力量,也希望两校的合作能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多点开花、纵深推进。

王守琼在讲话中提到,厦门二中作为厦大附属第二中学,不仅和厦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当下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本次活动也预示着二中与厦大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入。她表示,厦门二中将以本次思政课堂活动为契机,充分借助厦门大学的优质资源,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持续巩固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后,厦门大学扬才先锋党支部与厦门二中高三党支部、厦门大学“扬才班”与厦门二中南强班进行了“结对共建”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后,“小扬才”们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主题,为厦门二中南强班的学子们带来四堂精彩生动的微党课:《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将领张子清烈士“舍命献盐”的井冈山精神》、《以“冰雕连”战士周全弟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抗美援朝精神》、《通过角色扮演展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及以三幕情景剧形式演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四堂微党课获得了厦门二中学子们的肯定与掌声。

“扬才开讲了”主题微党课是厦门大学“扬才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培养平台和特色活动,经过三年的发展,不仅成为“扬才计划”实现“铸魂、赋能、强基”三大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提供了可借鉴的党员学习教育培训的范式,“扬才班”学员们在全校广大学生中发挥了学生党员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起到“头雁”效应,真正从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此次活动中,通过课件、音乐、视频等载体,“扬才班”学员们“就地取材”,结合自身经历和身边人的故事,以同辈人的身份和青年人的视野,将党史教育和精神谱系等内容以中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思政课堂,打破青年学生间的沟通壁垒,赢得了厦门二中师生们的热烈反响,“扬才班”学员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党性的提升和能力的锻炼。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这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不仅是厦门大学和厦门二中两校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扬才计划”作为厦门大学特色学生党建品牌探索党建带团建、创新思政课堂的重要方式,更是厦门大学深入校地合作、切实服务地方的一项有力举措,得到了中国教育新闻网、福建日报客户端、厦门晚报、“学习强国”厦门学习平台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接下来,“扬才计划”将进一步展开与厦门其他中学的合作,携手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厦门市中学共建“思政发展共同体”。

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大学党委组织部/党建办、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二中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厦门大学“扬才班”部分学员、厦门二中高三党支部部分党员和厦门二中南强班学生参加活动。

(党委组织部/党建办)


【责任编辑:高晓东】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