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19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 通讯员 欧阳桂莲)在厦门大学,体育不仅是运动项目和课程,更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育人平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暂时阻断了师生户外运动的道路,却不能停止厦大人追求健康的脚步。面对疫情困境,厦大体育人因地制宜、创新思维,应师生所需,积极开展了“宅”运动、“云”课堂、“云”训练、“云”竞赛等创新实践,形成了“教、学、练、赛”四位一体的线上体育教学体系,有效推动了全校师生“宅”家健身,健康战“疫”。

(厦大供图)
“宅”运动系列助力师生居家健身
今年寒假期间,广大师生因为疫情无法到户外锻炼身体。为了让广大师生足不出户就能居家健身,一批党员教师在体育部党委的组织下,率先推出一拨“宅”运动系列微信。从2月2日起,由“厦大体育”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12期,发布了包括太极、瑜伽、健身操、形意养生功、力量训练、八段锦、六字诀、腿部力量、八式太极等多个主题的内容,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形式,总阅读量超过2万人次。其中《世界冠军带你健身战“疫”》被学校官方微信转载,赵秋爽老师的健身操推送被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官方微信转载,及时满足了广大师生员工足不出户锻炼身体的需求。
停课不停学,体育“云”课堂带来活力与温暖
作为技能课的体育,如何通过线上教学保证学生的参与和教学质量?这是厦大体育教学史上从未遇到过的难题。体育教学部根据学校部署,制订出详细的《本科体育课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积极推进,严把质量,在教学内容、教学平台、教学方式、考核标准上作出及时调整和明确规定。体育老师们也动足了脑筋,学习、钻研、尝试各种网络平台的使用,QQ直播、钉钉、腾讯课堂齐上阵,各显神通。新学期40个运动项目,220个体育课班级全部正常开课,为全校7000多名选课同学精心准备了丰盛的运动大餐。

体育老师们用网络平台授课(厦大供图)
上课时,老师们采用讲解、现场示范与播放视频相结合,将体育理论知识与素质训练、专项知识融为一体,一方面让学生跟随视频或老师的现场带领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一方面布置课后专项技能与身体素质练习作业,让同学们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后锻炼。课堂上,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同学们在地板上、椅子上、床上纷纷跟着老师的节奏动起来;课后,同学们积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居家锻炼的积极性高涨,纷纷将视频发送上来。老师们逐渐找到了上课的感觉,让体育“云”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
不仅如此,体育“云”课堂也是饱含体育老师“仁爱之心”的温暖课堂,老师们根据疫情期间学生体能状况及本学期专项训练时间短的实际情况,调整成绩构成比例,调整考核重点,适当提高素质考试成绩比例,降低专项考试成绩比例。针对全球各地学生的时差、时间安排、网络信号等实际困难,还通过加强教师辅导、增加考试次数等方式来解决。针对一些毕业班同学所关心的游泳必修学分,采用提交游泳或12分钟跑步视频等方式进行考核,以保证学生不因疫情而影响毕业。针对部分项目实操性较强,学生存在现场体验、练习需求,部分课程采取学生返校后,老师以小学期“开小灶”加练的方式进行辅导,让学生补上项目实操,不留遗憾。
运动更专业,“云”直播来帮忙
对于广大师生学习太极、健身气功、瑜伽、健身操、健身舞等运动项目的广泛需求,体操党支部和武术党支部组织了健身“云”课堂线上直播,共计开展22次22小时,受众超过万人次。其中,李仁松副教授应“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龙采全球健身气功时间”栏目邀请为全球健身气功爱好者示范八段锦。下一阶段,体育教学部还将面向全校师生、校友开展“2020线上体育大课堂活动”,计划从6月22日至7月24日,每周一、三、五傍晚时间段分体操、武术、体能三个专题开展线上直播。
“云”竞赛有机延续课堂教学
体育竞赛因挑战和竞争具有独特魅力,往年的厦园,每逢春夏时节,龙舟赛、皮划艇赛、篮、足、网、排、羽毛球赛等连接不暇,今年的比拼移至网络进行,形式有了变化,视频替代了现场,个人苦练替代了对抗赛,不变的是比赛中挑战自我的激情与精彩。3月份以来,体育教学部发动各体育社团先后组织了颠球云挑战、居家健身气功线上比赛、瑜伽体式“云”竞赛、春季体能“云”竞赛等多个体育“云”赛事,这些赛事多数采取与课程项目内容和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延伸的方式,让学生将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后进行有机延续,做到停课不停练,运动不延期。学生线上健身气功比赛得到国家体育、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报道和肯定。健身气功项目还在校内线上赛的基础上,选送4名表现优秀的同学参加全国健身气功网络大赛。

“健康厦大 跑进百年”环校跑“云”接力赛雨中开跑(厦大供图)
6月14日,体育教学部举办“健康厦大 跑进百年”环校跑“云”接力赛,本次赛事作为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倒计时300天系列活动之一,校党委书记张彦等校领导带领师生、校友代表300人开跑,同时发动全球师生、校友1万人以上每人在百年校庆前完成100公里线上跑,共同完成超过100万公里里程,献礼百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