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周(6.3)在北京召开,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面对疫情影响,我市各大高校早已行动起来,多措并举搭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前段时间,厦门大学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赵军政很是焦虑。先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返校,又因为考研复试成绩不理想,决定调整方向找工作。赵军政告诉记者,找工作的事让他很茫然,幸好有辅导员陈国渊老师的帮助。(出录音)【“陈老师觉得一些适合我的招聘,会单独的打电话联系我,然后问我有没有这个意愿。最近的一个就是关于征兵的,因为陈老师知道我的身体状况是比较健康,然后经常的跑步和健身,因为我本身对当兵是比较向往的,然后当时就去参加了相应的面试。”】
目前,赵军政已经进入武警总队中国海警的招录复试环节,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军官。赵军政的求职经历,得益于学校的“一对一精准指导”促就业措施。据了解,2020年4月份,厦大利用99周年校庆契机,为毕业生举办了4场校友企业专场线上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在科研平台上,厦门大学也首次设置了专职科研人员岗位,面向毕业生留用一批科研助理。厦大就业指导中心科长杨明伟:(出录音)【“学校还充分发挥人事部门、招生部门,我们的校友部门,资产经营公司等级单位的资源优势,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
据了解,今年厦门市毕业生总数5.1万人,同比增加0.6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造成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成为高校现阶段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厦门各大高校既做好“强信心”的思想引领工作,又做好“暖人心”的就业服务工作,出台一系列措施,变局中开新局。疫情初期,厦门大学就明确提出了“千方百计保毕业,千方百计促就业”的工作方针,汇聚全校之力,以“云端”顶层设计、“云课”帮扶指导、“云上”求职渠道等为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架设“云梯”。集美大学举办了10多场不同主题的线上招聘会,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疫情高发区生源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进行精准帮扶;厦门理工学院大力推行网上视频招聘,在积极邀请企业的同时,还为毕业生发放了每人两百元的网络流量补助费用;厦门医学院动员全校教师、校友,为毕业生“牵线搭桥”提供就业岗位,并为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发放帮扶津贴。厦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高斌:【“学校还与厦门市政府召开了市校联席会议,通过打造校园引才项目、汇聚校友资源力量、拓展毕业生实习参访渠道等,我们将确保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