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日报:著名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张乾二逝世,享年93岁 化学界数学超人 生活中耿直乐观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7日 来源:

1928-2020

2001年,厦门大学,正在使用电脑的张乾二,当时他74岁。(本报资料图/姚 凡 摄)

他是深深扎根的

厦大人

毕业于厦大,后任厦大化学系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首任院长

他是中国化学界

耕耘者

善于用数学手段去研究化学问题,曾多次获国家科技大奖

他是不拘一格的

教书匠

一生淡薄名利,甘于教学,常教导学生放手发展,沉下心去搞科研

教学中的张乾二

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张乾二教授5月3日20时33分逝世。他93岁的人生,学术和个性都一样精彩——他是位理论化学家,也是数学超人;一生耿直,不留情面的批评经常让一些人如坐针毡;他两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小偷刺刀和车祸差点要了他的命。

厦大将在明天送别他。

本报记者 佘 峥

24岁的张乾二

学生时代显露天赋

PK掉数学系研究生,解出古老的数学难题

张乾二出生于福建惠安崇武的一个中医家庭。厦大为张乾二出版的一本书里,收录了他童年伙伴的一些回忆,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张乾二很早就显露出的数学天赋,上课“一听就懂了”,听懂了后,就开始做小动作,下课就满校园跑。

1940年张乾二考上集美中学,这位“数学小超人”后来选择化学,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在集美中学的化学老师传播了当时新兴学科——化学的奇妙之处。多年后,张乾二还记得这位叫陈淑沅的化学老师如何将两种溶液混合,红色液体变成蓝色,再加一种液体,溶液又变成无色了,像变魔术一样。

1947年,张乾二考入厦大化学系,最初打算“到农村当中学教师”——当时播放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他被深深感动。不过,成绩优秀的他被推荐读研究生,导师是厦大化学系主任卢嘉锡教授。

从张乾二的学术人生来看,卢嘉锡给他留下深深烙印。张乾二后来说,卢老师知道我有个缺点,如果是A+B=C这样的代数推理,往往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如果是具体的数字计算,却会出错,所以,当时凡是有数字计算,卢老师都特地留给我做。他认为,这种训练使得后来他在做理论研究时,数学计算能力发挥很大作用,经常能从数字计算的一些结果发现一些规律。

研究生学习之余,张乾二经常到数学系旁听方德植、李文清教授的课,两人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老师。张乾二的学生、厦大原副校长林连堂昨天说,有一次李文清在路上遇到他,跟他讲了一路张乾二的数学天赋故事——当年张乾二到数学系旁听,一次期末考,李文清出了一道印度数学家刚解出来的古老难题,他带的四个研究生没有一个做出来,唯一做对的是“化学系张乾二”。

被厦大当成宝贝

化学系不放他走,让他当“母鸡”孵化“小鸡”

从美国回到厦大的卢嘉锡是当时国际上进行晶体分析领先的几位科学家之一。张乾二在卢嘉锡理论指导下,进行水溶液中的晶体培养,先后培养出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等功能材料,成为我国水溶液晶体培养的开创者之一。中科院院士吴新涛曾经评价说,张乾二是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的祖师爷。

大约在1959年,卢嘉锡奉命出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厦大全力支持,卢嘉锡带走了化学系物构组的大部分人,张乾二却被时任厦大化学系党总支书记刘正坤留下了。林连堂说,刘正坤当时说,我们要留下张乾二这只“母鸡”,让他带“小鸡”,这样厦大物质结构还能继续发展。

“八大金刚”之一

从结构化学转投量子化学,成为学术骁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物理化学家唐敖庆教授受教育部委托,在吉林大学举办物质结构研讨班,挑选八个人参加,人称“八大金刚”,张乾二是其中之一。这个研讨班后来被称为量化界的“黄埔一期”,“八大金刚”都成为我国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学术带头人。

张乾二的学生林梦海认为,在吉林大学的这段研究影响了老师一辈子的科究方向——他学会了用数学手段去研究化学问题,从此如虎添翼。张乾二也从结构化学转而投入“量子化学”的怀抱。

量子化学实际上是理论化学一个很核心的内容,即要用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的规律来解释化学里的一些现象——化学研究领域很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分子如何结构,它的结构规律到底怎么样;第二,化学反应怎么样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到底怎么样。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都要量子化学的方法。

“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老师”

他认为最高境界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使自己受益

张乾二是科学家,更是一名教师。

张乾二曾告诉学生莫亦荣,最高境界是通过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能使自己受益。

和一些科研人员把教学当成负担相反,张乾二把教书当成乐趣。只要第二天有课,那么,前一天你无法见到他,他准躲在家里备课。

第二天,他会带上一张小纸片去上课,但是,他一般不会看纸片,所有东西都装在他脑海里。

昨天,林连堂在厦大化学化工学院的一个会议室,回忆几十年前张乾二是如何手把手教他上课。林连堂说着说着,不由自主地走到会议室的黑板前,他先是站在黑板前,然后迅速移开,就像多年前他的老师教导他的一样——林连堂说,张先生告诉我,黑板上写了字,你人要马上离开这个位置,让学生可以看到。讲课一定要面向学生,不能朝天看,声音要洪亮。

张乾二写过一篇文章,道出了他的肺腑之言——他认为教师职业最大的优点是:不用巴结谁,只要教好书就可以了,还可以说自己要说的话。文中还教导学生,要沉下心来从事基础研究,要着迷、要轻名利。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如果有来生,我还当老师》。

【个性】

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曾空手与小偷夺刀

乐观

“张氏乐观法”令他遭受打击后屹立不倒

张乾二的人生,并不平坦,他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8年,在张乾二当时位于鼓浪屿的家,小偷破门而入,被他发现后拔出刀来,双方在争抢时,小偷刺了他18刀,其中一刀把肺都刺破了,另一刀刺到距离他心脏1厘米。在医院里,浑身是血的张乾二被推去做CT,医生议论说,这位是跟歹徒做斗争的英雄,当时,还有人说,他试图做歹徒思想工作,使后者弃恶从良,但是,张乾二早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这些是谣言!

他说,我当时是怕得要死,跟他抢刀,实在是出于本能。

2006年,张乾二又遭遇大坎——他坐的车出了车祸,前后肋骨多处撞断、胸腔多处出血,脑部重度震荡,一个月里,多次下了病危通知书。

他承认所经历的坎,令他“很辛苦”,不过,张乾二用“张氏乐观法”来看待自己曾经经历的不幸,他说,我的后两次遭遇,都十分好记。1998年被刺伤发生在8月23日,会令人联想起厦门历史上著名的“8·23炮战”;至于2006年那场车祸,就更好记了,居然发生在9月11日。当时,他被推进第一医院手术室时,听见主任对护士长说:你要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有活下去的决心。护士长回答,不要做了,他刚才已经在开玩笑了——他问护士:你们不是要把我推去太平间吗?

他的朋友们认为,正是“张氏乐观法”令他在遭受几乎是致命性的打击后屹立不倒。据说,张乾二不管白天如何生气,晚上照样能呼呼大睡,这个本事让他的同辈羡慕得不得了。

耿直

“发牢骚”时,也是发表真知灼见之时

很多人不知道,他喜欢听歌剧。张乾二从教60周年时,他的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张先生从来不要求学生每天待在电脑前工作,甚至每每看到一屋子博士生长时间在电脑前紧张运算,总爱说:“是谁把你们教得这么听话,天天围着电脑算,要多出去走走、多运动,轻松的大脑才能带给你们更多的想法。”

当然,张乾二还以爱发牢骚和“讲怪话”闻名。厦大前校长朱崇实曾说,他刚上任时,就有人告诉他:张乾二自称是厦大最爱发牢骚的老师。不过,朱崇实后来发现,张乾二发牢骚时,也是他发表真知灼见之时。

张乾二的确有不少惊人之言,在获得一个大奖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通过自嘲来发表自己的得奖感言。他说,如今,从事基础研究的人都被认为是不值钱的,像我这种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人能得到奖励,真的没想到!

在获得福建省首次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后,他接受采访时,似乎间接回答了他为什么“满腹牢骚”,他说,科学是要求有批评精神的,科学不批评就不能进步。“我喜欢讲问题,我们发现问题,才能改进提高。”

低调

为给他办从教60周年庆典,来了众多“说客”

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聚光灯下,是2008年,厦大为他举办从教60周年庆典时。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庆典在张乾二登台发表感想时达到高潮。一上台,他就直言不讳地说,没想到庆典大会开了这么长。

他接着谦虚地说,“大家讲了很多我没有做到的事。”他还说,他的同事派出许多“说客”才使他同意举办从教纪念庆典,并为他出版了论文集。张乾二说,论文集让他感慨万分——他发现真正能留下来的并不多。

这时他突然说,“对不起,我又要提意见了。”

在满场的笑声中,张乾二批评了现在的评估体系,他抱怨说:整天都在评价,评价一年要发表多少篇论文,这些论文的影响因子到底有多大?

他最后总结说,一生并无雄心壮志,嘻嘻哈哈地走过来,走到哪里算哪里。

不过,他说,每个人都想一直走下去,但是怎么可能呢?

37岁的张乾二 (本版图/厦门大学提供 除署名外)

【生平】

张乾二

著名理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8月13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先后在集美中学、厦门大学化学系就读,195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首任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务委员。

张乾二院士毕生致力于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教学、科研工作。在配位场理论方法、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图形方法、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多电子理论的群论方法、价键理论方法等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他带领团队将价键理论应用建立在从头算的水平上,提出“键表酉群方法”,解决了价键理论的基函数问题,发展了从头算价键计算程序XMVB,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从头算价键程序。

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