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东南网: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开幕 两大空间科学奖项结果揭晓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9日 来源:

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开幕(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东南网10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10月26日上午,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开幕。大会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揭晓颁发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2019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暗物质卫星“悟空”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常进,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学军分获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学奖和技术奖。

据了解,常进是“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卫星首席科学家。他长期致力于空间天文探测技术和方法研究,提出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探测新方法并应用于国际计划和我国的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他曾获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8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为我国的空间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结果隆重揭晓(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张学军长期从事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在大型光电设备中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在大口径非球面自动化加工设备、大口径高精度非球面加工工艺、离轴非球面高精度检测与复杂光学系统装调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开拓性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在推动我国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跨越式发展、大幅提升大型空间光学观测设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2014年度获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2016年度入选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据了解,该奖项面向全国,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首次设立并颁发,主要奖励在空间科学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其宗旨是调动广大空间科学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其空间科学技术创新创造能力,促进空间科学技术发展。

2019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结果公布(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在开幕式上揭开面纱的另一个奖项是2019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该奖项于1989年设立,设立初衷是为了继承、开拓和发展“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赵九章先生治学严谨、勇于创新、重视选拔新秀的精神,每两年颁发一次,奖励我国在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永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主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卫明,分别获得大气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2019年度赵九章科学奖。

为期3天的会期当中,大会共设置了14场大会特邀报告、空间科学高峰论坛和21个分会场。来自国内外知名院士和专家将围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热点前沿、未来规划、最新成果开展交流,并为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建言献策。会议期间,还安排了航天成果展览、科普专场、主题音乐会等丰富的科普文化活动,带来注重科学与文化和艺术的充分融合。会议还为多个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在科普活动中,院士和知名专家将走进厦门大学和中小学,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宣讲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分享科学故事,普及科学知识。

据了解,作为中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将各分支学科组织在一起,进行集中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届。本次大会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发起主办,厦门大学承办。

另悉,在10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科研团队发布了利用“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Insight-HXMT)卫星对黑洞、中子星X射线双星进行系列高精度、高频度定点观测,取得的一批重要成果。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