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华阳

▲戴宇

▲陈阳泽
昨日东方,川谷之所注,日月之所出。
北京,新中国70华诞庆典。世界的眼光,集中于此,为之赞叹。
南中国的厦门,国旗在家家户户飘扬。数百万鹭岛市民,千里之外,心向往之。
上午10点,厦门。大街小巷流动的车子、行人明显少了。电视机前,广场大屏幕前,百万双眼睛凝神注目。他们手摇国旗,他们把国旗贴在脸上,他们为祖国而惊叹,他们为祖国而震撼。
国歌响起、国旗升起的瞬间,一家六口四代同堂在家中,非常正式地起立,高唱国歌;一对情侣热泪盈眶,紧紧拥抱在一起;一位正在坐月子的新妈妈,从床上起身,抱起还在甜睡的孩子,站立;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军人,颤悠悠拄着双拐站起来,对着屏幕上的国旗敬礼……
历史,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用70年,我们默默缝合曾经的伤口;用70年,我们筚路蓝缕、重整山河;用70年,我们敢教日月换新天。70年的经历太多,70年的感慨太多,中国崛起、民族复兴带给我们太多的幸福感,还有,对未来满满的信心和无限希望。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你我所愿。70华诞,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航程,新的舞台,时间会赋予这片土地更多的美好。
现场
市民广场上齐唱国歌观看阅兵
威武、庄严、整齐、震撼!
昨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厦门,只要是有屏幕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市民驻足观看庆典的身影。大家既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自豪,也为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动落泪。
家住岛外的郑先生特意带家人一早就来到五一广场。“在家看电视不如来到广场与大家一起看。”郑先生告诉导报记者,“看到阅兵仪式上官兵们的整齐步伐,心情很澎湃,作为一名中国人,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感觉非常自豪。”
10点刚过,直播画面国歌响起,市民们纷纷停下脚步,挥动手中国旗,齐唱国歌。分列式开始后,屏幕上亮相的各个步列整齐的方阵和各种先进的军事装备惹得现场群众赞叹不已:“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啦!”所有人脸上都涌上了无比自豪的神情。
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位市民热泪盈眶,心中自豪之情难以掩饰。
电视机前看,手机在线看,广播里听
在禾祥西路的商场,商家早已把大屏幕的内容切换到阅兵现场,市民有的靠在路边的栏杆上,有的把车停在路边,仰头观看。“有国才有家,国家强大了,老百姓生活也就好了。”市民刘女士说。天气炎热,这也阻挡不住市民齐聚在一起,观看阅兵现场的热情。市民纷纷表示,一起看阅兵直播,让大家的心更近了。
有人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式,也有些人则用手机在线观看。“刚刚的阅兵式看得我热血沸腾,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等方面,希望国家越变越好。”市民陈先生说,现在越来越方便,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看直播,也是祖国繁荣强大的一个体现,陪着妻子在超市买东西的同时也不错过这一盛典。“我是中国人,为阅兵喝彩,为中国加油。”“大阅兵就要开始了,今天要多读点书,多积攒点文化,看到阅兵时多用点‘震撼、壮观、威武、雄壮、排山倒海……’等形容词。”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了“阅兵刷屏”现象,“阅兵”成为了网上热搜词,大家纷纷为祖国祝福点赞。
昨日,还有部分市民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在电视机前或手机上看直播,网约车司机金师傅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金师傅有自己的办法——守着广播“听阅兵”。
在机关、在社区、在单位……阅兵式深深激励着每一个人。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不断为祖国、为福建、为厦门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庆典时鼓掌近100次
昨天,厦门许多高校的学生们,吃完早餐后就开始守候在电视机前,讨论着此前在网上看到的国庆阅兵的消息。“听说有好多新式装备要亮相”“好期待看到女兵们的风采”……
10点刚过,电视里传来雄壮的国歌声,在厦大报告厅,全体师生起立向画面上的五星红旗庄重地行注目礼。庆典持续2个多小时,学生们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每一个徒步方队震撼出场、每一种新式装备精彩亮相、每一个游行队伍壮观前进,都赢得学生们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导报记者留心细数,观看庆典期间学子们共鼓掌近100次。
集大学生杨同学表示:“观看阅兵时,我无数次被阅兵式宏大的场面震撼,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深刻感受到祖国在变强,这个强大的祖国告诉我,她是每个中华儿女永远的靠山,给予每个中国人心里深处的安全感。”
“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所以特别关注国防军事这块,以前的国庆阅兵式我都看。”厦大的张同学看了阅兵后激动不已,在观看阅兵时,不忘在微信上与好友讨论新装备的性能。他说,这几天特别期待国庆阅兵,这次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主战装备,其中不少是首次亮相,真的让人大饱眼福。
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导报记者采访得知,国庆小长假里,收看阅兵式也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希望以此让学生们感知历史,珍爱和平。
厦门某小学一年级三班的李同学说:“以前爸爸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很多烈士的牺牲换来的,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做贡献。”看到解放军叔叔迈着整齐的步伐和各种先进的武器画面时,小朋友激动地找出了自己最爱的武器玩具,组成了男孩子的“玩具武器方阵”,同时欢呼“这个武器我也有,我们的国家是最厉害的!”
也有不少幼儿园家长接到学校短信,请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对此,不少家长表示,这个机会很难得,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来说,相当于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更是一次生动的教育,相信作为中国人的骄傲通过这次阅兵式,已经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声音
昨日的庆典观礼台现场,也有来自厦门各行各业的代表。昨天上午,冯鸿昌、潘维廉、卓加罗、柯希平等作为观礼嘉宾,在阅兵式现场拍摄了许多的照片、视频,通过朋友圈等各种渠道,分享现场盛况。
全国劳模冯鸿昌:这是我第二次观礼阅兵,早早就起床了,现场人山人海,整个氛围非常热烈。每个人都挥舞着国旗,高喊着: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
厦门市工商联主席柯希平:非常隆重,很热闹,在现场所有人都很激动,包括我。感受到新中国70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自豪,大家都在欢呼。我们都要以新中国70华诞为契机,再继续努力。
湖里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卓加罗:飞机飞过的时候,我们大家全部站起来了,全部拿着国旗挥舞起来,为国家的强大感到高兴和自豪。作为我们公安口的,我们要用“平安”两个字,来回报国家、回报人民群众。
“看见习主席向我们挥手,那一刻无上光荣”
昨日受阅的徒步方队中有不少厦门高校大学生的身影
昨天在北京举行的国庆大阅兵,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徒步方队中,就有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厦门工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厦门高校大学生的身影。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张家祎,是女兵方阵中的一员;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商船系2017级学生刘华阳、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体育与艺术系2018级学生雷发名、厦门工学院传播学2017级学生戴宇、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生物系学生陈阳泽等,他们是预备役部队方阵中的队员。
激动 马路沿线群众朝我们竖大姆指 那一刻泪流满面
刘华阳说,阅兵训练从今年的3月10日开始,历经7个月。最初,通过厦门海军预备役筹组进入预备役方阵阅兵训练大本营,有100多人,除了厦门高校,他们还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是退伍老兵,经过层层淘汰,最终有32人正式走上昨天的阅兵现场。昨天凌晨2点,所有受阅官兵准时起床,3点多从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的阅兵村出发,5点到达长安街阅兵现场准备热身,10点阅兵式正式开始。
昨日,阅兵结束的那一刻,戴宇第一时间给导报记者发来了喜讯:顺利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他说:“通过天安门的时候,我们的汗水和泪水都混在一起,太激动了!我们敬礼的时候,看见习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我们亲切挥手,那一刻真的感觉无上光荣!”不过,每一位受阅官兵心里谨记的,都是每一个动作要领。
通过天安门以后,他们也丝毫不敢放松,直到齐步走到集合地点,上了车,所有受阅队员才一下欢呼起来,庆祝顺利接受检阅的同时,也释放心中压力。“参加完阅兵,坐上车,马路沿线所有的人都向我们挥手,竖大拇指。”看到这一幕,来自翔安区鸿山村的厦门小伙子陈阳泽则没忍住,泪流满面。“人生值了!”陈阳泽说。
难忘 一次受阅一生光荣 今后以阅兵的精神发挥光和热
回忆起七个月的艰苦训练,刘华阳觉得,最难忘的是七八月份最热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训练,从起床开始就出一身汗,到天黑收操,每天每个人那汗流得,真是一刻也没停过。还记得那时我们进行方队合成训练,方队里350个人一起踢正步,每踢完一趟,现场涌起的热浪在人群中散都散不出去,真的太热了!”
刘华阳、雷发名、戴宇、陈阳泽等人所在的预备役方阵,是所有徒步梯队中最特殊的方阵——方阵中的350人由各军种联合编成,每个人均手持81式自动步枪,在行进通过天安门的过程中,要同步完成三个端枪步骤:第一步向前推枪握枪,第二步右手倒把,第三步劈枪摆头。收枪则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这个动作的重点是要在行进间完成,难度在于手和脚的配合,完成齐步和正步的互换。
刘华阳说,81式自动步枪重3.4公斤,他们从4月份开始就枪不离手,为了要把动作做出硬度,他们徒手拍枪,那是硬生生地拿肉体和钢铁进行碰撞,“每个人从开始时,手部拍出伤口,红肿,到最后都拍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为了练就过硬的受阅动作,陈阳泽经常趁别人休息时加班踢腿。
“队伍里有很多参加过阅兵的老同志,因此刚开始的时候,我的队列动作跟不上。”为此,陈阳泽在每天11个小时的训练之外,自己加练半个小时。“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自己加班踢腿。”
加班的“补课”,立即带来了技术动作的进步,陈阳泽很快跟上了老同志们的节奏。昨天上午,手持钢枪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陈阳泽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全程都是亢奋,心潮澎湃。我们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展现在全世界的镜头前。”
阅兵训练虽苦,但刘华阳说:“一人受阅,全家光荣,一次受阅,一生光荣,我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忘初心,以阅兵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导报记者 朱黄/文 陆军航 常海军/图)
(导报记者 梁静 朱黄 通讯员 黄福泉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