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日报:厦门大学 校内村庄成往事 最美学府美名扬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30日 来源:

【2019年】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嘉庚风格的建筑群大气醒目。(本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摄)

七十年以来,厦门大学还是厦门大学,但是,它已面貌一新。譬如说,你能想象吗,现在美丽的芙蓉湖,曾经是农场,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新中国成立后,始于1921年的厦大百废待兴。这时,厦大校主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致函陈嘉庚,表示他愿意继续资助修复被敌机炸毁的厦门大学校舍,同时加以扩建。现在厦大的地标建南大会堂就是当时建的。

约半个世纪后,厦大校园里矗立起又一楼群——厦大嘉庚楼群。某种意义上,它是厦大学子用来致敬陈嘉庚的——五幢楼都是厦大毕业的学生捐赠给母校的。嘉庚楼群是厦门大学实施新世纪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建筑,从此,厦大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征程。

大约四年前,厦大校园开始又一轮的大建设,它使得一度躺在95年前设计图纸上的厦大轴线,清晰浮现,这条轴线沿新建的正南校门正中心出发,连接群贤楼群的陈嘉庚雕像、群贤楼群最中间主楼,尽头是五老峰的最高处。

七十年后的厦大,已经在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奋斗。

【上世纪 50年代】

1950年至1955年,由陈嘉庚女婿李光前捐款、陈嘉庚主持扩建的厦门大学新校舍共计25幢,建筑面积59057平方米,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全校建筑面积的一倍。图为上世纪50年代的厦大校园。(厦门大学供图)

【上世纪50年代】

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建南楼群,由“一主四从”的五幢楼组成,主楼为建南大会堂,东侧为南光楼、成智楼,西侧为南安楼、成义楼。(本报资料图)

【1981年】

这是1981年的厦大全景。从画面左侧可以看到,现在芙蓉湖所在的位置,当时还是一片空地。(蔡志成供图)

【1994年】

图为1994年厦大芙蓉湖周边景色。(本报资料图)

【2000年】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嘉庚楼群,摄于2000年。该楼群于2001年落成,为“一主四从”,即一幢主楼,两侧各两栋从楼。主楼颂恩楼是厦大校内的最高建筑,也是学校的党政办公楼。(姚凡 摄)

【2017年】

2017年,厦大演武运动场改造竣工。此次改造将古旧的演武场转了90度,为的是让运动员更舒适。(姚凡 摄)

(本报记者 佘峥)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