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情·中国梦”中国文联艺术家走进厦门慰问演出在厦大举行。图为民歌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书画笔会现场,台湾画家用翰墨描绘台湾鳌鼓湿地景色。

▲2019中华情·中国梦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厦大展出。
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吴燕如
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书胸中意气、绘神州风华、展艺术风采。昨日,由中国文联、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年“家国情怀”——“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在思明区拉开序幕。
以书画为媒,以艺术为载体。本届“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活动由美术书法作品展、书画笔会、慰问演出等活动组成。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的艺术家通过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美艺术佳作和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同叙中华情、共筑中国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文联品牌文化活动,“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从2013年举办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七年,共展出4000余幅书法美术作品,举办了7场惠民慰问演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抒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企盼和平、盼望团圆、憧憬美好的共同心声,传递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人民同叙中华情、共圆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亮点1
美术书法作品展
600余件书画精品传递中华情
本次美术书法作品展以“家国情怀”为创作主题,共展出当代优秀书画作品609幅。展览分为同书国歌书法长卷展区、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区、台港澳书画名家作品展区等。
“第一次欣赏这么多的书画精品,真是要好好品鉴。”刚刚报到的大一新生蓝小贞和同学李珮在漫步校园时被这场活动吸引进来,两人边欣赏边交流。
在生动的书画气韵中,参观者们仿若徜徉在祖国的壮美山河中,感受着时代发展的壮丽诗篇。来自甘肃的李珮在一幅画作中看到“黄土高原”,不由想起了家乡。她感慨道,“在作品中可以看到祖国各地的景色,从中感受各地发展变化。”
从笔底墨端传达浓厚的家国情怀,从秀美画卷中展现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情感,这些书画艺术作品饱含了当代艺术家对“中国梦”丰富而深刻内涵的解读和宣示,不仅是海峡两岸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人民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重要见证。
本次美术书法作品展生动体现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家国情怀”两个主题。此次书画展的策展人、厦门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堆来介绍,希望通过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表现民族精神,唤起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底之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和鼓舞人民立足新时代、新起点,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亮点2
书画笔会
两岸画家合力创作山水画
山水烟云、松竹树木、瀑布溪流……在长3.6米、宽1.5米的宣纸上,两岸书画家现场挥毫,共同创作,再搭配书法题词,一幅传统又极具特点的山水画跃然眼前。昨日下午的书画笔会搭建了艺术家们以书言志、以画传情,切磋技艺、深入交流的平台。两岸书画名家欢聚一堂,切磋技艺,气氛热烈。
率先开笔的,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段铁。他说,“这样的交流方式很棒,这是两岸艺术交流的见证,很有意义。”
台湾水墨画家洪仁堡第一次参加书画笔会,参与创作让他十分感怀,“用文化交流搭起两岸友谊的桥梁,以画寄情。这样的活动可以多举办。”
此时,另一个特别的创作也在现场上演。九位台湾画家正用翰墨描绘台湾鳌鼓湿地的景色。台湾画家孟昭光介绍道,通过画台湾的风景体现两岸的交流,同时也体现两岸同文同种。虽然是第一次来厦门,但是这里熟悉的乡音让她感到很亲切,“一个半小时就到厦门,太近了,应该多走动交流。”
亮点3
慰问演出
艺术家唱响家国情怀
以歌传情,触动心弦,一首《中华情》开场曲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昨晚,2019年“家国情怀”——“中华情·中国梦”中国文联艺术家走进厦门慰问演出再次在厦大建南大会堂举行。现场来了1500多名观众,思明区邀请了劳模、护士、环卫工人、教师、文物保护志愿者、城市义工等一线工作者。
熟悉的地点,不同的精彩,今年晚会围绕“家国情怀”主题,以“神州四海团圆情”和“携手共筑中国梦”两个篇章串起整台晚会,晚会精彩纷呈,艺术家们饱含热情,倾情演绎朗诵、歌舞、魔术、小品等文艺节目,为大家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今年的节目更加多元,形式更加活泼,主题充满正能量,受到观众好评。用京剧唱腔演绎《忆江南》,独具韵味的唱法令人耳目一新;新颖的滑稽表演《兄弟拍电影》,带来阵阵欢笑;歌手李亮节三弦弹唱《这样的好生活》,唱出人们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厦门大学带来舞蹈《坚守·逐梦》,以曼妙的舞姿诠释舞蹈艺术的丰富内涵;闽南语歌曲《来去厦门》,带来欢乐祥和的氛围……
青年歌手平安的一曲《我爱你中国》掀起现场小高潮,家国大爱在高昂的歌声中回响。第一次在厦大演出,厦门思明深厚的人文底蕴给平安留下了深刻印象,“跟着文联的活动去不同的城市,用双脚丈量美好河山。”
看到现场火热的气氛,晚会总导演柳常生特别感慨。这是他连续第六年执导活动的晚会,“为了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今年节目安排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增加原创作品、创编作品。演员方面考虑到不同群体的观众,请来老一辈和新一代艺术家。同时,以民歌串烧反映不同地域文化,展示祖国大好河山。”
特写
自创八首七言绝句
尽抒爱国爱乡情怀
“神州大地是家国,十月怀胎念母亲。桑梓摇篮温暖我,不当忘义负恩人。”站在作品前,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饱含深情地朗诵起他创作的《念家国》。今年80岁的他已是第七次参加“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
恰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他得知今年活动主题是“家国情怀”时,一下子心血来潮用一天的时间,连续创作了《念家国》《中华情》《谢师恩》《父母心》等八首七言绝句。
连家生说,“从文化入手,搭建交流平台,这一活动能够持续举办,非常有意义。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一代来观看,感受作品传递的爱国爱乡情怀。”
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叶国华也以诸葛亮的《诫子书》为内容,专门创作了一幅作品。“今年以家规家训为题材创作,更体现了两岸同根同祖,一脉相承。我们25位台湾书画家今年共带来207件作品。”
两岸70位书法家
挥毫国歌书法长卷
或工整有力,或气韵潇洒,或奔放洒脱……融合楷、行、草、隶、篆五种书体创作,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内容呈现出来。徜徉展馆,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书法长卷展区格外吸引眼球。
这是今年美术书法作品展的一大亮点。来自海峡两岸的70位书法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内容创作书法长卷7幅,每幅长10米,由10位书法家创作。其中,大陆书法家创作5幅,按楷、行、草、隶、篆五种书体创作,台湾书法家创作两幅长卷,由台湾书法家按各种字体创作。
拿起单反频频在作品前按下快门,书法爱好者任侣天越看越兴奋,“书法是中国的瑰宝,以国歌来创作抒写爱国情怀,非常赞。在厦大展览,也可以让更多大学生来欣赏,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鲁智深”亮相晚会
深情吟诵中秋

▲岳红和臧金生表演诗朗诵《月照中秋》。
“每一年中秋将至,我们都齐聚于厦门,我们用‘中华情’将彼此紧紧相连,我们用‘中国梦’,让大家的目光朝着同一个方向看。”一首深情款款的诗歌朗诵《月照中秋》将中华儿女共度中秋佳节、企盼团圆的美好愿景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首原创作品是为此次晚会专门创作的,朗诵者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者岳红和影视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臧金生。
臧金生是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扮演者。他形容这一节目是晚会的点睛之笔,“作品十分应景,内容从‘小家’写到‘大家’,希望通过朗诵的艺术,让大家产生共鸣。”他还说道,早在两个月之前,他接到晚会邀请,就特地腾出档期来参加这场活动。
温馨提示
两场展览邀您来看
今年的中秋展演新增加两场活动:“影像述说两岸情”摄影展和两岸民间工艺精品展,用两百余件精美作品,展示了海峡两岸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社会文明以及百姓生活。
其中,2019年“中华情·中国梦”——“影像述说两岸情”摄影展在厦门文联艺术展览馆展出,展览时间持续至2019年9月16日。现场展出了厦门及台湾地区摄影名家的作品180幅,全面反映海峡两岸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内容。
另一场展览是位于厦门华侨博物院的2019年“中华情·中国梦”两岸民间工艺精品展,展览同样持续至9月16日。现场展出了玛瑙、农民画、漆画、石雕、影雕、漆线雕等厦门精美工艺作品,以及木雕、竹编、玻璃、瓷器等台湾民间艺术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