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引起强烈反响。文艺、社科工作者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勇担使命,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我市文艺社科工作者纷纷表示,一个民族在谱写复兴新篇章中,需要强大精神动力,要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深植本土,立足时代,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回答时代课题作出新贡献。
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彭心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我们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需要文化自信、需要杰出的理论家,这在厦门社科界引起共鸣,我们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的崛起,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做引导、必须有强大的理论做支撑,这是社科界的社会责任、历史责任。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高和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总书记提的一个命题,哲学社会科学究竟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这个问题,因此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应该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然后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关切。
厦门书画院院长赵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包括在2014年文艺座谈会上都提到艺术家要有使命感、要有担当、还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艺术创作就像总书记讲的,发展空间是广阔无限的,我们还是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一些事情,这是一个大好时机。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吴慧颖: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个词叫培根筑魂来定义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体现党中央对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从事两岸文化研究和文化工作的工作者来说,我们更应该牢记使命,积极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
大家表示,优秀的作品来源于人民,也服务于人民,总书记的讲话为文艺社科工作者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大家将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反映我们的伟大时代。
市委讲师团教研室主任吴花介:作为一名基层理论工作者,我倍受鼓舞,在接下去的工作中我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论需求,真正地把新思想写进群众的心坎中。
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团长吴晶晶: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真的是要贴近民心、贴近地气,同时我们要讴歌时代、讴歌英雄、歌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