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从昔日的海防小城华丽蜕变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投身特区建设,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特区建设发展贡献力量,而他们也是厦门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本报今起推出“讲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栏目,邀请市民讲述自己眼中这座城市在40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分享巨变带来的喜悦感和获得感。
讲述人
潘维廉
William N. Brown
厦门荣誉市民、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第一位拿到中国永久居住权的美国人,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之一,任教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至今已有三十余年,1993年被授予“国家友谊奖”。

潘维廉早年买了一辆三轮车,骑车带着一家人出游。

潘维廉的大儿子、儿媳在厦留影。

■2015年,潘维廉和太太以及两个儿子、儿媳妇合影。

■潘维廉儿子小时在厦门街头的留影。
1988年9月8日,我带着太太和两个孩子来到厦门。两天后,我写下第一封家书,到目前为止,我给家人和朋友寄了1000多封手写信和500多封打印信。本月22日,我的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将同时在厦门首发。新书从我30年来寄给家人和朋友的书信中精选了47封,花了三年时间重新整理编写、结集出版。我希望通过这本书,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一个美国家庭在厦门30年的生活变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也让年轻的中国人更了解自己的国家。
变化1
曾经道路很破很窄
如今交通发达道路宽阔
我们刚来厦门时,住的地方天天停水。那时,我们住在半山,要爬很高的台阶扛水。后来,我在山上建了一个很大的水塔,供整栋楼7户人家停水时使用。电压也不稳定,经常停电,甚至把家里的打印机都烧掉了。信件打印出来后,每个单词都要用笔修,我只好乘船到香港买回一台新的打印机。
到了1993年左右,家里不再停水了;1998年左右,电压也稳定了,不再停电了。前两年刮大台风时,厦大凌晨3点停电,45分钟后就有电了,凌晨还有工人抢修。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台风没有这里大,还停电好几天,厦门的工作效率更高。
我刚来的时候,道路很破很窄,交通很落后。晚上时外面很暗,公交车上点煤油灯。公交车也很少,车辆地板是木头做的,还有很多洞,下面发动机的黑烟都冒到了车里。我跟朋友开玩笑说,上车是白人,下车成了黑人。1988年,我买了一辆三轮车,在中山路的一家小店买的。我骑三轮车在路上,还有个年轻人问我,到中山公园多少钱。
1993年,厦门的公交车已经换新的了,也有很多条线路,但是道路还比较窄,要到何厝经常堵车。路况也很糟糕,土路一下雨满地是泥。但后来慢慢改进,道路不断拓宽,到今天,厦门的交通已经非常发达了,道路也很宽阔。
变化2
曾经吃饭都有烦恼,如今各种东西非常齐全
我们刚来时,学校食堂不接受现金,要用粮票,但是粮票不能给外国人。一些中国老师热心地帮助我们,那时的人没什么钱,他们的粮票也不是很多,还是分了一些给我们。两三个月后,学校解决了我们的粮票问题。
吃饭不成问题了,但其他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商店很少,连牙膏都很难找到,卫生纸像纱布一样粗。我骑着三轮车带家人跑遍整个厦门,想找比较好的卫生纸,找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牌子。买不到好的面包,我就专门乘船去漳州,然后搭拖拉机,再骑三轮车、走路,去偏僻的地方买磨面的石头,非常重。我花了三天时间来回,把石头扛回厦门,自己磨面粉烤面包。
我太太很喜欢吃冰淇淋,刚来的时候,只有一种白雪牌冰淇淋,每年10月以后店里就没有卖了,据说是冬天吃冰淇淋不健康,不能卖。后来有个外国品牌的冰淇淋,一年12个月都有卖。
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厦门最早的连锁超市是闽客隆,当时觉得非常大,现在看起来非常小。现在的厦门完全不一样,各种东西非常齐全。厦门人很有胆识,我为这座城市感到自豪。
变化3
曾经一年两次去香港买东西,如今世界各地的人来厦旅游
1988年来厦门的时候,我的孩子还小,小孩的东西在厦门很难买到,只能乘船去香港买。当时乘船没有限制行李,我们一年去两次香港,买很多东西,连冰箱都买回来,还有乐器、食品、一次性尿布等,一次买一大堆。有时候,我们也会去漳州和泉州过周末,顺便买一些厦门没有的东西。那时候感觉泉州和漳州的东西会比厦门多一些,有一次在漳州看到一个上海品牌的草莓酱,我们买了一箱。
2004年开始,我们就不用去香港和其他地方买东西了,因为那时厦门的东西已经很多了。我们也越来越习惯这边的生活,而且喜欢吃中餐。周末,我们也在厦门度过,就像旅游者一样,找个酒店小住。厦门这么美,世界各地这么多人花钱来厦门旅游,而我们在本地,出门就可以享受魅力厦门。
2004年11月,我的父亲去世,临终前他告诉我,很后悔一直反对我来中国,现在他知道我为什么来中国了,很佩服我。当时,我高兴得哭了。
变化4
原本以为需要花40年,没想20年就做到了
我第一次从洛杉矶到厦门,要先转机三次到香港,花了50多个小时,再从香港乘船到厦门和平码头,过关还要四个多小时,总共超过70个小时。现在乘坐厦航班机从洛杉矶飞厦门,只需要12个小时,过关也很快。第一次来厦门时虽然很累,过关办手续也很麻烦,但是一来就感受到了厦门人的热情。
当时,我写信告诉家人、朋友,这里虽然比较落后,有困难,但是人好,而且有信心,开始改进或者有未来的规划。我懂中国的历史,知道几千年来中国人有什么目标就可以达到,政府厉害,老百姓厉害。我以为要四五十年才能改进,以为我们干活是为了下一代人能享受到,没想到20年左右就改进了,我们这一代人也可以享受了。全世界范围内,从来没有一个像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的国家,可以变化这么快,发展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