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福建侨报:24名亚非留学生体验福建风情文化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5日 来源:

9月1日—7日,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来自亚、非洲的24名留学生在漳州市南靖土楼开展了为期1周的社会实践活动,留下一串串精彩记忆。

走进土楼,体验文化变迁

实践期间,学生们首先来到了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塔下村的田螺坑土楼群。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它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从明末、清代到民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每座土楼都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故事。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更能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

在南靖土楼景区,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塔下村的历史以及土楼的发展历程,带领学生参观了有“四菜一汤”的世界文化遗产——田螺坑土楼群,并详细介绍了福建现存最古老的土楼——裕昌楼。裕昌楼又被称为“东倒西歪楼”,部分支柱东倾西斜却几百年来毅力不倒,加上其五行道造型、楼中厝、屋中井等特色,都体现着中国古民居建筑的特色。每到一处,留学生们都细心观察,认真倾听讲解,详细了解当地的历史、经济、教育、文化,深切体会和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

全程制茶,感受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几天里,留学生们住在塔下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感受当地居民的生活。留学生们还走进茶园,跟随当地的茶农们,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在茶叶加工厂,留学生们在茶叶师傅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了晒青、摇青、烘青等茶叶制作的基础工序。

最后拿到自己制作的茶叶成品,学生们都十分欣喜。几位留学生表示:“第一次亲身参与到茶叶制作过程,才知道制茶过程如此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每个环节中温度、湿度、时间的控制都需要严格的把控,每一道工序的制作效果都会影响到最终茶叶的品质……而这仅仅是中华茶文化中微小的一部分,要想全面了解中华茶文化,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探访古镇,助推文化融合

9月4日,实践队来到了云水谣古镇,带队老师以及全体队员在景区里的和贵楼进行了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此次挂牌标志着南靖土楼景区正式成为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社会实践基地,也为日后学院学生深入乡村,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风情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平台。

实践的最后几天里,留学生们在云水谣古镇里仔细参观了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以及周边的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纷纷叹服于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之博大,技艺之精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心相通是促进国家间合作的重要基础,而文化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助推‘一带一路’融合发展”为主题,学生们深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福建土楼,通过在实地观察、亲身体验中国乡村生活,更加全面、立体地感知中国,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将来为促进留学生所在国家与中国的交流合作打下基础。

(厦大海院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