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日报:每10名本科新生 就有1名“00后”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5日 来源:

2017-09-10 00:00 来源:厦门日报

厦大本科、研究生新生昨报到,本报为您揭秘校园里的新生故事

新生中也不乏自己拖着行李箱的背影。(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高颜值新生来报到。(李振龙 摄)

异国风情。(李振龙 摄)

书生气质。(李振龙 摄)

不少留学生说着流利的中文。(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父亲肩扛重担。(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事隔多年,厦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同时报到——昨天,厦大迎接万名新生,包括5096名本科生和5962名研究生,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

在招生人数增加后,厦大已经多年没有这样同时迎接本科生和研究生了,怕忙不过来,不过,今年因为实在错不开,只好让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来相会。

不过,从昨天现场看,除了人多之外,秩序井然。校方说,在还没有到学校之前,学生早就通过网络搞定学费、选宿舍等等很多事了。

到昨天傍晚,已经有近八成的学生报到,新生报到还要持续一天。

年龄 最老的本科生有32岁

今年厦大5096名本科新生中,有473名“00”后,即平均每10名新生,就有一名是“00”后。不过,这也不算新闻,他们的同龄人已经在读大三了——2015年秋季,厦大已经有“00”新生。

今年最大的新闻是:今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有一位出生“00”后的17岁学生。最年轻的新生有15岁,是两位本科生,分别来自人文学院和航天航空学院。

当然,和纪录相比,今年最年轻的本科新生已经“老”了,往年有14岁的新生,甚至还有13岁的。13岁读大学的学生来自厦大人文学院,她已经在去年以17岁毕业,并考入北大研究生。

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就能上大学?从目前看,大多“低幼”大学生是跳级跳到大学。

和“低幼”相比,今年本科新生“最年长”者已经32岁了,但是,校方拒绝进一步透露信息。

不过,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个数据是包括了外籍生的,往年厦大中医招收的外籍生,六七十岁的都有。

性别 厦大第十年“阴盛阳衰”

从昨日校方发布数据看,本科新生中,52.4%是女生,女生比例又高了,去年女生比例是51%。

这也是厦大本科第十年的“阴盛阳衰”。厦大男生最后一次“扬眉吐气”是2007年,当年录取的新生,男生占52%,女生占48%,不过,从2008年开始,女生人数就开始超过男生,2013年,新生中女生占比到了高峰,达到56%。

当然,大学的“阴盛阳衰”在国内外都是普遍存在现象。在国内,人们认为是现行的考试科目比较适合女生,不过,女权主义者和女生家长认为,这正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女生从小就知道她们要比男生更努力学习,才能得到想要的。

星座 为啥“天秤座”新生最多

今年厦大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新生,天秤座新生都是最多的。这至少已经是第二年这样了。天秤座是9月23日—10月23日之间出生。

更加有趣的是,今年多所高校公布的新生数据也显示,天秤座是不折不扣的学霸星座!

有人认为这可能和习俗有关,不少人喜欢在国庆之后的年底结婚,所以,怀孕生产,一般就到次年的9月底10月,这一段是天秤座。

不过,比较精准的分析应该是,这和国内入学截止年龄有关,国内小学入学截止年龄是当年的9月份,因此,同年出生,9月23日—10月23日之间出生的孩子只能第二年读书,他们比同班同学更加成熟,因此,考入大学的也会多。

这也给某些父母启发:真的没有必要为了赶上8月31日招生大限而提前剖腹产。

(本报记者 佘峥)

【镜头1】

带爷爷奶奶去鼓浪屿

“阿姨团”来“金砖游”

刚从超市买完生活用品的陈璐璐一手拉着爷爷奶奶,一手挽着爸爸,笑得一脸幸福。

陈璐璐今年23岁,今年刚被保研到厦大行政管理专业,借此机会,她把爷爷奶奶从老家河南平顶山带来厦门,想跟他们一起走走鼓浪屿,“爷爷奶奶都72岁了,没怎么出过远门,我们刚到厦门,爷爷就一直夸这里空气好,风景好。”

而爸爸陈振国是政治老师,他告诉记者,自己最想去金门看看,再去厦门会展中心周围转一转,走走领导人走过的路。

跟陈振国有一样想法的还有“阿姨团”。

中午,太阳当头,四位明显精心打扮过的阿姨正在芙蓉湖边跟黑天鹅合影,举着手机帮她们拍照的是研一新生吴培醇。家里这么多亲戚来送你上学啊?吴培醇“扑哧”一声笑了,“她们不是我的亲戚,是同村阿姨。”

得知培醇考上了厦大研究生,这些村子里跟妈妈关系好的阿姨激动坏了,昨日一大早,就由培醇爸爸当“司机”,把五人一起从泉州送来厦门。

妈妈王吟治翻看着手机里刚拍的照片,喜滋滋地说,“大家很少有机会出来转转,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厦门会晤的宣传片,就想跟大家一起来逛逛,没想到,厦门真跟电视里一样美。”

【镜头2】

去年“00后”仅有17人

今年飞涨到473人

今年厦大本科新生,95后仍是“主力军”,占90%。去年数据中,“00后”仅有17人,今年飞涨到473人,明后年估计将成为“00”后的“天下”。

昨日上午11点,当记者看到施先生时,他正坐在芒果树下的石凳上乘凉,“送女儿,她年龄小,我还是有点担心,跟来看看。”

施先生的独生女小施今年刚满16岁,比同龄人早两年迈入大学校门。但一进校园,施先生发现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虽然第一次来厦大,但办理所有手续时,小施都冲在前面抢着自己完成。看女儿跑前跑后,施先生很感慨,“我自己是一名数学老师,小施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上课’,因此,她入学比其他孩子早一两年。”施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来自莆田南日岛,虽然读书早又是独生女,但小施一直很懂事。施先生指了指身边的水桶,“这个桶是她高中用的,她看桶没坏、又能装东西,这次就坚持把水桶也提过来了。”

正说着,小施从远处跑来,这次,手里拿着一瓶买给爸爸的矿泉水。

(本报记者 王玉婷 见习记者 林施赟)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