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福建侨报:台湾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8日 来源:

本报讯 6月28日,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举行第147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此次沙龙由台湾著名学者、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郑志明主讲,主题为:“台湾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方环海、老师及数十名硕博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沙龙。

会上,郑志明简述了闽台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台湾汉民族的来源,对台湾的历史与位置进行了解读。他重点讲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元代之前原住民时期、明清时期、日治时期、民主时期台湾的族群和宗教信仰。在讲座中,他对台湾原住民宗教文化和台湾汉人宗教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他表示,台湾2%的原住民人口还停留在图腾崇拜和武道崇拜的阶段。尤其是传统的女巫仪式在花莲、台东地区非常盛行。在讲到汉人宗教文化的时候,郑志明认为台湾的神谱即:核心神、内圈、中圈、外圈诸神。具体地说明了台湾的多种至上神信仰即:古代上帝信仰下的至上神、道教信仰下的至上神、佛教信仰下的至上神、民间宗教结社新立或混合的至上神信仰。接下来郑教授分别讲述了台湾汉人宗教的自然崇拜、宗教形式以及神人交感的形式。最后,郑志明讲述了台湾的外来宗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其中包括新兴宗教:天理教、理教、天帝教、天德教、轩辕教等。台湾宗教文化正应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那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宗教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怀,人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生命形态,以求圆满。”郑志明最后总结道。

(夏长洪)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