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海西晨报:厦门大学田昭武院士在90岁生日庆祝大会上讲述在厦大的72年时光:“即便90岁了,我还要继续努力”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7日 来源:

2017年6月26日·海西晨报·第A08版·区域动态

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 通讯员 欧阳桂莲)6月28日,是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田昭武教授的九十岁生日。

昨日上午,厦门大学在科艺中心召开庆祝大会,来自国内外的14位院士及41所大学代表、老师、学生等千余人到场为其祝贺。

“回首九十年岁月,在厦门大学72年,恰巧占了人生五分之四的时光。”田昭武教授虽然身体虚弱,可一站上讲台,声音依旧洪亮。

他说,从幼小的小苗长成一棵树,得益于社会给予的养分,而他回馈社会的还远远不够。

“即便90岁了,我还要继续努力,一方面做些实际的工作,一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尽我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这是我的一个信念。”

田昭武18岁就被保送进入厦门大学,有幸遇到了卢嘉锡、钱人元、蔡启瑞等名师,他们的指导及榜样力量,让其走上了学科交叉的研究之路。

毕业后,田昭武留在厦大任教,其间还成为卢嘉锡的助教。1982年-1989年,他任厦大校长。50多岁时,田昭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那段时间,我认识了很多非常值得我学习的专家学者。”田昭武说。

家庭教育的熏陶也是田昭武成才的一个奠基石。尤其是比他年长11岁的大哥,给了田昭武科学的启蒙,启发他去动手、去创新。田昭武说:“因为他,科学救国的信念才在我心中萌芽。”

相关链接

朱崇实校长谈田昭武先生:

爱才如命 自掏腰包给学生包红包

在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眼里,他所熟识、了解的田昭武先生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田昭武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科学管理学校。朱崇实说,现在厦门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其实在田昭武担任校长时,就曾推行过三学期制,这大概是中国第一个实行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之后因客观原因暂停了。

田昭武给朱崇实的第二个印象是爱才如命。每次田昭武出国,一定要安排一个活动———见在国外学校的留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他们介绍厦大的发展、厦大的需求,希望他们学成之后回国服务厦大。

在培养学生方面,田昭武也不遗余力。据化学化工学院的一位老师透露,至今为止,田先生每年仍会自掏腰包,给院里的优秀学生包红包作为奖励。而且,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每年开学第一课,他都会站上讲台做报告。

朱崇实说,田先生是一位“双肩实挑担”的校长,教学、科研都卓有成就,一心扑在学校。“这非常值得我学习。”朱崇实说。

在田昭武担任校长时,朱崇实还是厦大的一名学生,其后也留校做了老师。他亲历了田先生担任校长时期。他说,田先生关心教职员工的生活,在改善民生上下了很大精力。一是解决了“缺水”问题,以前厦大打水是个大难题;二是解决了“燃料”问题,厦大自己买了煤气车,用上了煤气。朱崇实说,因此,他当上校长后,不断自勉,要像田先生一样,为学校鞠躬尽瘁。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