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厦大 >> 正文
厦门晚报:只有小学学历 却自学考上外文系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5日 来源:

2017-06-13 00:00 厦门网

在美国硅谷工作的洪冰萌越洋连线本报记者,分享自己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经历

■洪冰萌上大学前,在鹭江大厦前留影。

■洪冰萌在厦大读研一时的旧照。

【人物名片】

洪冰萌

1977年和1978年连续两年参加高考,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后到美国留学,取得英文和计算机科学两个硕士学位。现在美国硅谷从事软件行业的工作。

“我女儿只有小学学历就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后来考上了厦门大学外文系,现在在美国硅谷工作。”近日,市民吴女士看到本报“回声嘹亮——纪念高考恢复40年特别报道”后,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称她的女儿洪冰萌非常愿意与晚报读者分享自己的高考经历。随后,远在美国的洪冰萌通过视频电话,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跌宕起伏的高考经历。

1977年,没有高中学历的洪冰萌一度被高考“拒之门外”。而多亏“同等学力”这个报考条件,她才有机会参加当年的高考,但遗憾未被录取。1978年,洪冰萌再接再厉,最终考上了厦门大学外文系,并凭着优异的英语成绩,成功跳级成为1977级的一名学生。

弟弟组装的简易收音机

成了她自学英语的工具

1969年,在厦门一中初中部学习还不到一年的洪冰萌,成为“上山下乡”大军中的一员。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她先后在武平县和南靖县里待过。回忆起当年的下乡生活,洪冰萌说,精神压力远比生活方面的艰辛更折磨人,“自己很想读书,求知欲望强烈,但没有机会上学,那种前途渺茫的心情,现在是很难想象的”。

在下乡的7年间,洪冰萌为自己创造了很多获取知识的机会。她白天干活,晚上就将家里带去的英语课本拿出来自学。遇到不懂的,她就主动请教下放到同一个生产大队的一名英文教授。由于自己带去的英语课本很快就自学完了,洪冰萌便和同一个生产大队的知青交换课本。

那时,她的弟弟利用简单的零配件,动手组装了一台收音机送给洪冰萌。“有了这台简易的收音机,我在乡下就可以收听到一些英文新闻、故事以及当时流行的《英语900句》等。”洪冰萌说,正是这台简易的收音机,让她有了锻炼英语听力的机会。

能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还参加业余外语培训班

1976年,洪冰萌通过招工回到厦门,在厦门皮革厂工作。“一想到能回到厦门,我的心情就无比兴奋,当时从南靖坐手扶拖拉机到漳州,再从漳州转乘汽车回到厦门。”但令洪冰萌没想到的是,皮革厂的工作环境又闷又热,灰尘多而且味道重,工作远没想象中的轻松。

“每天回到家,身上都是制作橡胶鞋底带来的硫化味和黑灰,必须马上洗澡。”洪冰萌说,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她最感激的是父母。当时在厦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的父亲经常鼓励洪冰萌坚持学习,说这样艰苦的日子不会一直过下去。

“白天上班,晚上看书,能拿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洪冰萌说,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始终如一。她还报名参加了由厦门大学外文系老师授课的“业余外文培训班”,并在一年后顺利拿到结业证书。

没有高中学历差点无法报考 幸亏有外文培训班结业证

1977年,还在皮革厂上班的洪冰萌从报纸上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兴奋不已。“机会终于来了!之前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终于等到了。”

“你只有小学学历,怎么能去参加高考呢?”当时,洪冰萌如果想要报名参加高考,需要皮革厂开具证明,但厂里的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洪冰萌只有小学学历,没有资格参加高考。

洪冰萌的心情一落千丈,幸亏父亲认真研读了当时的高考报名条件,其中一条提到“具有高中同等学力者,也可以参加高考”。洪冰萌再次燃起希望,向厂里说明了这个条件,并出示了“业余外文培训班”的结业证书,终于成功拿到了单位开具的证明。

回忆出英语卷全部题目 单科成绩全市第一

报考后,洪冰萌只有短短几个月的复习备考时间。由于她在之前的几年里看了大量的书籍,也不断自学英语,因此对文科科目比较有信心,尤其是英语。

而最令她头痛的是数学,由于洪冰萌初一还没读完就下乡,因此所掌握的中学数学知识几乎为零。“时间很有限,我只好主攻数学。我当时主要复习初一学过的代数,以及自学平面几何,其余知识点只能放弃。”洪冰萌的弟弟当时已经高中毕业,同样在准备1977年的高考。有时候弟弟见洪冰萌解不出题目想帮忙,还遭到她的拒绝。“我很享受自己将一道道数学题成功解答出来的那种成就感。”

虽然满怀信心和期望,洪冰萌第一年的高考却未能如愿被录取。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继续准备第二年的高考。“第二年再备战,就有更充裕的复习时间。而且我第二年报考的是厦门大学外文系,总分只计算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政治这五科的分数,劣势科目数学的分数并没有计算在内。”

洪冰萌的父亲洪敏捷回忆说,第二年高考结束之后,洪冰萌将英语卷的题目和答案全部回忆并写出来,并请厦门大学一名外文老师估分。当时,那位老师惊讶而又开玩笑地说:“洪冰萌是不是把英语试卷也拿出来了,不然题目怎么都记得?”

那年,洪冰萌考出了439分的高分,其中英语成绩91分,是当年全市考生中英语成绩最高的。“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非常兴奋,这意味着我将拥有更好的资源继续学习。”洪冰萌说。

从1978级跳级至1977级

毕业后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洪冰萌到厦门大学外文系报到后,没想到又有一个惊喜等着她。1978年,厦门大学外文系有跳级和留级制度。与洪冰萌同批报到的学生中,包含她在内,一共有四人通过跳级考核。洪冰萌笑着说:“虽然入学时属于1978级,但跌跌撞撞又成了1977级的学生。”

洪冰萌上大学之后,对知识的追求如痴如醉。洪敏捷说,女儿当时是走读生,放学回家后一边干家务,一边收听英语广播。“地板拖到哪个房间,收音机就要带到哪个房间。”洪敏捷说,女儿回家之后很少看电视,干完活吃过饭就开始学习,读书读到深夜12点是常事。

洪冰萌本科毕业后,继续留在厦大读研。在上研一的时候,洪冰萌做出了人生道路上的另一个重要决定:自费去美国留学。洪冰萌的父母全力支持,将家中仅有的700多元积蓄全部拿出来。洪冰萌读完研一后就出国留学,并成功争取到学校的助教工作,得以半工半读在美国取得英文和计算机科学两个硕士学位。

对于40年前的那场高考,洪冰萌感慨道:“若不是那场高考,或许我现在只是一名退休女工,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在世界著名的科技圣地硅谷从事着先进的软件工作。”她说,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时代的机遇更为关键。

(记者 颜梅丽)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