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5日17:08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人民网厦门4月15日电(徐林)“哇塞,这船外观壮观、宏伟,内在仪器十分精密,我还是头一次上这么大的轮船参观!”来自福州的郭子亿同学告诉记者,他从小对海洋生物特别感兴趣,今天,在妈妈的陪伴下专程来到厦门旅游,得知“嘉庚”号科考船公众开放日后,便前来参观体验一下。
在“嘉庚”号科考船二层的主夹板舱里,只见一位身穿白衬衫,胸前挂着工作人员牌子的女青年认真地为每一个参观者作介绍。“‘嘉庚号’科考船的甲板,从下到上,分别为:平台甲板(分布有科考人员宿舍、健身房);主甲板(各类实验室);01甲板(有会议室、活动室、餐厅、科考人员宿舍);02甲板(船员宿舍);03甲板(船长室、首席科学家室);最后才是驾驶台…… ”记者上前一打听,她叫朱佳,是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中心的一名老师。别看她个头小,先后参加过南海、东海、吕宋海峡等多个国家重大课题航次,航次时长15~50天不等,并在海上经历过五级海况的恶劣天气。采访中,记者得知朱佳是位厦门姑娘,她是从厦门一中考入厦门大学的,2006年毕业便留校工作。
“对于一位女生来讲,为什么选择这个冒险专业?” 朱佳不假思索地说,正是怀着对大海的敬畏之情,当年报考了海洋专业;真正进入海洋专业之后,也曾被艰深的专业知识、繁复的实验和艰苦的海上科考经历打击过,但我们学院的很多人,都是一次又一次被一代代海洋人的情怀和精神所触动和鼓舞,一路追随至今。相信嘉庚号将会让厦大海洋人的步子今后迈得更大,走得更快更远。
正如厦门大学1988级海洋生物专业梅杰校友在致辞时所讲,虽然离开厦大30年,但88级同学情谊因为“嘉庚”号的建设更加深厚了。他联合浙江校友会发起了《嘉庚号》记录片的拍摄,得到了各地校友的支持。同时,梅杰还在88级校友发起了捐赠,仅用了48个小时就募集88万美元支持“嘉庚”号电子实验室的建设,梅杰认为,正是“嘉庚精神”惠泽了一代代厦大人,让无数的校友情系母校、倾心捐赠。
时间不知不觉临近中午,记者正准备离开“嘉庚”号科考船时,遇上了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2015级本科生刘琳,她说,从2015年初入大学,自己便开始关注“嘉庚”号,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艘普通的科考船,更是一艘承载着厦大海洋人信仰的梦想之船。2016年的一次出海作业让她深刻意识到先进的设备和舒适的环境对科学家们在海上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如今,“嘉庚”号终于回家了,作为厦大的海洋学子,在深感自豪的同时她也立志追随“嘉庚”号,走向更深的蓝海,更远的大洋。